11分钟抢救窒息婴儿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刘 冰
6月2日11时2分,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急诊科接到洛阳市120指挥中心的派车通知:关林路与厚载门街交叉口九都名郡小区有一名11个月大的婴儿进食后疑似呛食引起窒息。 “孩子有气管异物的可能,带上气管插管物品,出发!”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急诊科主任张永超立即带领医生马腾、护士谢琼琼出诊。在出发的同时,张永超拨打电话与患儿家属取得联系。“孩子的脸都青了,身子都软了,求求你们,快来吧!”孩子的妈妈哭着恳求。 “别急,我们马上就到!你现在照着我说的做:让孩子俯卧在左手手臂上,头朝外,用左手固定住孩子的头部,右手手掌用力向下向前连续叩击孩子两个肩胛骨之间的部位5次。”张永超在电话里指导家长进行急救。 为了节省时间,随后,张永超让家长带着孩子赶到小区大门口。急救车到达时,患儿意识模糊,无哭声,面色发绀,肌张力低下。急救人员立即现场运用“海姆立克法”进行急救。大约10秒钟后,患儿“哇”一声哭了出来,脸色也由青渐渐转红。急救人员立即为患儿吸氧,并转运回医院。 到达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后,急救人员将患儿安排至急诊抢救室吸氧,给予心电监护,保暖。安顿好患儿,张永超看了一下表:11时13分。从接到电话到把患儿带回到急诊科抢救室吸上氧气,仅用了11分钟。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患儿意识渐渐恢复正常,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医务人员追问病史,发现患儿为食用鸡蛋羹后出现意识模糊、面色发绀,考虑为异物卡喉导致的窒息。为了排除气管异物的可能,张永超安排急诊医生护送患儿在吸氧下拍胸片,以明确病情。胸片结果显示,未见异物。患儿继续留观1小时后出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