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辨析大便秘结与脾约
和解少阳治疗发热
身体可以预报天气?看看中医怎么说
1
11 1 2019年7月23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和解少阳治疗发热
 

□郭宏强

病例一
    侯某,女性,72岁,患有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出现高热,主管医生予以美洛西林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替加环素、美罗培南、利奈唑胺、醋酸卡泊芬净等抗感染治疗无效后,请求会诊。患者口干苦,剑突下胀满,发热前有畏寒,体温39摄氏度,查舌质淡红、苔白,脉弦滑。
    辨证:少阳证,肝脾不和,中焦痞塞。
    处方:柴胡25克,黄芩15克,桂枝15克,干姜15克,天花粉30克,生牡蛎30克,半夏20克,黄连3克,人参9克,炙甘草6克,代赭石30克,丹皮15克,生姜20克,大枣15克。共7剂,水煎,每天服用1剂。
    患者应用抗生素无效,故停用全部抗生素,单纯口服中药进行治疗。患者服药第二天发热已经得到控制。
 病例二
    患者刘某,女性,48岁,行宫颈癌放化疗后,于2019年6月17日在笔者所在医院行全子宫加附件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6月27日,患者出现发热,予以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后,请求会诊。患者口干苦,剑突下胀满,进食后呃逆,双胁肋下不适,少腹痛,寒战,发热38.5摄氏度,查舌质暗红、苔白,脉弦细。
    辨证:少阳证,肝气犯胃,下焦血瘀。
    处方:柴胡25克,黄芩15克,清半夏20克,黄连3克,干姜15克,人参9克,炙甘草6克,代赭石30克,茯苓20克,桃仁10克,当归30克,丹皮15克,冬瓜子30克,桂枝15克,酒大黄9克,生姜5片。共5剂,水煎,每天1剂,分3次服用。
    患者服用中药一天后笔者随访,发热完全祛除,腹部微胀。笔者嘱咐其继续服用,中焦得通则腹胀自除。
 方剂分析与个人感悟
    第一例患者口干苦,寒热往来,脉弦,典型的少阳证,但舌质淡红,剑突下胀满,口干,乃胃热脾寒之证,故予以柴胡桂枝干姜汤与生姜泻心汤合方,脾虚湿滞则肝郁而生热,故用丹皮之辛以解肝郁,用其凉以清郁热。
    第二例患者口干苦,剑突下胀满,进食后呃逆,双胁肋下不适,少腹痛,寒战,发热38.5摄氏度,舌质红、苔白,脉弦细,亦具有典型的少阳证,但舌质红,故以小柴胡汤合生姜泻心汤。同时,患者少腹痛,舌质暗,乃有血瘀之证,故加入大黄丹皮汤以逐下焦之瘀滞,一则加桂枝以解肝郁;二则有形之血乃阴,在凉血药中加桂枝可促其活血之力;三则可助柴胡以解表。
    这两例均为少阳证,但通过四诊合参还是可以看到细节上有差别。因此,医者在临证之时需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不要让思维有局限性,而不详加辨证。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肿瘤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