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南阳聚焦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荥阳市中医院组织人员到贫困村开展义诊活动
桐柏县为基层群众普及中医药文化
洛宁县中医院要求做好二甲复审工作
治疗红斑性肢痛症,我们有绝招!
内黄县“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工作圆满结束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职工参加“赞祖国 唱红歌 诵院训”大型合唱活动
开封市中医院院长庞国明列车急救
从“医养分离”到“医养结合”
“不懂得药性不能乱拉抽屉”
驻马店市中医院党支部赴桐柏县开展党性教育实践活动
濮阳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投入使用
1
11 1 2019年7月30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从“医养分离”到“医养结合”
 

从“医养分离”到“医养结合”
——新安县中医院强化在医养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郭建立 李德伟  刘 毅

 

   “爸,咱们回家吧!”“不回去!”
    “在这儿好,还是在家好?”“在这儿好!”
    7月16日上午,在位于新安县城西汉关大道与黄河大道交叉口的新安县医养中心病房,86岁的住养人龚振民与前来探视的女儿一问一答,逗得身边的人禁不住笑了起来。老人的女儿说,父亲在医养中心自己一百个放心,询问父亲无非是逗他开心罢了。而患有认知障碍的龚振民却把女儿的话当真了,伸手拉住护士的手,说啥也不愿意松开。
    “为政府分忧,帮儿女尽孝,替老人解难,为家庭减负!”新安县中医院院长李小伟说。新安县医养中心是该院与县民政局在原县社会福利中心基础上联合兴建的“养老福地”,是洛阳市首家县级“医养结合”项目。目前,该中心一楼门诊部、二楼住院部已经启用,病房床位达到82张,已接纳医养人员10名。占地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康复大厅正在建设中。
    从“医养分离”到“医养结合”的探索
    据了解,截至2019年6月,新安县全县60周岁以上老人有8.4万人,占总人口15.5%;80岁以上老人有9024人。按照通行的国际标准计算,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人口总数的10%,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处于老龄化社会。数据显示,新安县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压力也将越来越大。
    李小伟说:“长久以来,我国的养老院只能养老,无法提供医疗服务,而医院只能就医不能提供养老服务,这种情况是‘医养分离’的结果。养老院里的老人经常奔波于家庭、养老院和医院之间,遇到急病不仅得不到及时救治,还给家人和社会造成了很大负担。由于养老院无法提供专业化的康复护理服务,许多老人将医院当成‘养老院’,即使病治好了,也要占着床位不出院,造成严重的‘压床’现象。这样,医院优质的医疗资源无法发挥最大效益。”作为当地一家以中医为特色的综合性国家二级甲等医院,该院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医养结合”模式进行尝试和探索。
    分管医养中心项目的新安县中医院副院长邓娟娟说,在这里,他们以中医特色为依托,全面构建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养老新模式,实现医疗、养老服务无缝对接,让“为政府分忧,帮儿女尽孝,替老人解难,为家庭减负”的宗旨落到实处,为推进养老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化”标准,构建养老新模式
    “由于这里服务的是特殊人群,所以,中心对各项服务提出了更高、更细的要求!”邓娟娟说。医养中心坚持“三化”标准,即专业化、人性化和智能化。
    为了达到专业化标准,新安县中医院抽调了15名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经过严格培训后上岗;同时,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将服务理念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记者在每一位入住者的床前,都能看到个性化的医养方案。除了医务人员24小时监护外,患者从早上6时起床到晚上9时熄灯休息,各个时间段的饮食、治疗、娱乐及活动等,都被安排得井然有序、一目了然。
    在人性化服务上,该中心不仅设有常规的诊疗科室,还有心理疏导室、洗浴室、棋牌室等。患者起床时播放的轻音乐,以及饮用的茶水等,都是结合传统文化和传统医学精心安排的。病房的号码牌上还印有各种水果图案,每一位入住者都会有相对应的水果标识,便于唤醒失智人的记忆。入住者的手腕上都佩戴智能手环。入住者家属通过手机下载的APP(应用程序)随时可以了解入住者的身体状况。入住者身下铺的床垫是可以传递心率信息的智能化床垫。
    最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智能化设置。医养中心创建了“系统+服务+老人+终端”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老人与子女、服务机构、医务人员信息交互,可对老人的身体状态、安全情况和日常活动进行有效监控,及时满足老人在生活、健康、安全、娱乐等方面的需求。每一位入住者所处的位置及身体各项指标数据会显示在总监控室的智能安全报警软件上,且一目了然。患者稍有异常,报警软件就会响起。干净整洁的卫生间也暗藏“玄机”,设有伸手可及的对讲系统和报警装置。患者在大便器上只要蹲坐超过20分钟,总监控室就能接到报警信息。
    受益的不单是老人,还有整个家庭
    医养中心除了让患者享受到终极关怀外,也为患者家属最大限度地减轻了负担。据龚振民的女儿介绍,自从父亲患病后,身边就离不开人。姐妹几个人都有工作,实在脱不开身,只好请保姆来照顾父亲。但是保姆又不懂护理知识,特别是遇到紧急情况,一家人更是手足无措。要不是县里有了医养中心,还真不知道该怎么照顾父亲。
    在医养中心入住的贾信芳老人患脑萎缩已半年,前段时间突发肺栓塞,入院治疗。因病情危重,贾信芳的家属特意请来护工协助护理,后来,听说县里有了医养中心,就把老人送到了医养中心。在医养中心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贾信芳的病情逐渐好转,不仅能和医务人员简单交流,还能配合医务人员做一些康复运动。
    在医养中心宽敞的大厅里,郭思范老人正端着用中药熬制的清凉茶津津有味地喝着,看上去和身体健康的人没什么区别。今年75岁的他,刚入住时,一晚上小解20多次,经过针灸、艾灸治疗,慢慢一晚上三四次。根据病情,医务人员为其制定了疗养方案。经精心调理,老人的身体一天天好起来,有时来了兴致,还会给医务人员唱一段戏曲。
    该中心的收费标准是根据入住对象情况进行自理能力等级评估,分0级能力完好、1级轻度失能、2级中度失能、3级重度失能4个等级。入住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3人间、2人间、智能单间和VIP(贵宾)病房。以收费最低的3人间计算,0级床位费、护理费每月2500元,3级4800元。
    医养中心主任王春说做了一个比较:一个重度失能老人24小时护理每月得5000元,在这里可以享受到专业的医疗、护理,而在家请的护工,多数只能做一些日常看护。两者相比,无论是从费用支出,还是从病情康复角度考虑,医养中心是最理想的选择。随着国家对“医养结合”项目的重视,更多更优惠的政策也会出台,释放更多的政策红利,广大老年群体和家庭也会从中获得更多的实惠和关爱。
    “迈出了第一步,就是最大的成功”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医养结合”工作在县级还处于探索阶段。当前,养老护理专业人才紧缺,从业人员流动性大、离职率高,同时传统养老观念的影响,及老人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接受护理、康复等服务时,医保报销政策不顺等,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医养结合是未来健康养老发展的方向。市、县在政策上给予了很多支持和倾斜。尽管在实际工作中还有不少来自观念及体制、机制方面的制约,但是能够迈出第一步,就是最大的成功。这不仅是我们医院自身发展的创新和突破,也为县级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推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李小伟说。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