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晓娟
“过去有一句话说‘不懂得药性不能乱拉抽屉’。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都必须懂得中医理论,知道一般的中药常识,才能有资格使用中药治病。这样既能帮助人们祛病、恢复健康,又不浪费中药资源。”7月27日,国家名老中医、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河南省中药材协会名誉会长侯士良如是说。 为了规范和指导基层中医临床用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整合全产业链资源,搭建合作交流平台,7月27~28日,由河南省中药材协会、医药卫生报社联合主办,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协办,河南奥林特药业有限公司、河南康源堂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首届中原基层临床用药高峰论坛暨河南省中药材协会基层临床用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郑州召开。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公布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同时宣布非中药、中医类别医师,要经过不少于1年系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并考核合格后,遵照中医临床基本的辨证施治原则,可以开具中成药处方。 对此,国家名老中医、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侯士良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觉得这个政策非常及时。中医和西医都能治病,没有贵贱高低之分,只不过他们是按照不同的理论指导、不同的理念来治病防病的。西医人员大量应用中成药是一件好事,因为西医人员人数多、门诊量大,为患者服务的机会远比中医现有的人员要多得多,这样就更能够发挥中成药为群众治病防病的作用。” 会上,河南省中药材协会还对遴选出的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种植、流通示范基地以及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 “下一步,我们针对河南省道地药材包括四大怀药、冬凌草、禹白附、山茱萸等,分门别类地成立各个专业委员会,深入挖掘河南道地药材资源,使地方优质资源强强联合;同时,与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联合,加快建设一批标准高、规模大、质量优的道地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立足地方,服务全国。”河南省中药材协会会长贾少谦对协会下一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