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第四版:卫生文化
 上一版     
行为自有“烙印”
面对疫情,人人都是一座“雄关”
小麦又黄梢
灿烂笑容的背后
《送瘟神》 赵勇军/书
病房里的“特殊生日”
1
11 1 2020年5月30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小麦又黄梢
 

□陈 健

   凉爽的风从田埂上吹过,一路上与麦苗呢喃。精神饱满的麦苗,展示着颀长的身材,如同妙龄美少女,舞动着婀娜的身姿,前俯后仰,似颔首微笑,如波涛汹涌,让人凝望,令人生情。
    立夏已有一些时日,俗话说得好:“立夏麦龇牙,一月就要拔。”万顷田地间,麦穗齐刷刷,麦梢正由青绿微微泛黄。依稀记得,我的童年时代正是青黄不接的季节。有时,我走在田间小路上,随手抽下一棵麦穗,剥开穗皮,把青色且柔软的麦粒放进嘴里,如同甜味零食一般,那种带着青气的甜味,吃起来感到津津有味。还有一种吃法,生起一堆火,把抽下的麦头在火上燎,片刻之后用手轻轻揉搓,捧在手里再轻轻一吹,麦糠四处飘落,留下带着温度的青色麦仁,放入口中咀嚼着,那种香那种甜,对于孩子来说,简直是天下最可口的零食。吃罢火燎的麦头,一个个小嘴四周,甚至小脸蛋上、眼眉下在不经意间染上了火烟留下的黑色炭灰,如同下井采煤刚出井的工人,大家彼此相视一笑,又玩起了千百遍永不厌倦的跳绳、捉迷藏等游戏。
    麦梢渐黄,夏收时间临近了,布谷鸟的叫声好像提醒人们“收禾插秧”,也让这个季节灵动起来。乡邻们开始购镰清场、整犁修耙,做好夏收夏种的准备。俗话说“三秋不如一麦忙,大麦上场小麦黄,割麦插秧一起忙”,原始劳作的辛苦可想而知。麦梢渐黄,即将大忙,新粮马上接济,父老乡亲的脸上露出丰收的希望。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这首古诗道出了千百年来农民劳作的辛苦。的确,那是原始手工劳作的生动描写,情景再现。“麦子一年一年黄,几多辛苦几多忙。国家进入新时代,农耕劳作变了样。”近年来,一首农村广为流传的新民谣道出了农业生产沧桑巨变。如今,大型农用机械早已普及,手工劳作成为历史,麦梢微微已发黄,再也看不见往昔乡亲们忙碌的身影。随手拔下两棵麦头,在火焰上燎上片刻,揉搓后入口咀嚼,始终找不到儿时的甜美味道。
     (作者供职于正阳县卫生健康体育委员会)

 
2018-2020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