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钢岭
案例一 李某,男,10岁,患过敏性紫癜1个月余,复发10天。症状为发热,腹痛,腿痛,行走不便,曾在县级医院进行治疗,但效果不佳。对患者查体结果显示:体温38.5摄氏度,白细胞数量为12.3×109/升,中性粒细胞87%,血小板计数为120×109/升。 刻诊:患者腿部出现紫斑,腹痛,腿痛,行走不便,体温测试38.5摄氏度,舌质红,苔黄厚,脉浮数。 辨证:血热妄行。 治疗:疏散风热,凉血散瘀。 方药:知母6克,石膏30克,甘草3克,玄参10克,水牛角10克,白芍6克,丹皮15克,生地黄6克,紫草10克,赤芍15克。共10剂。每天1剂,早、晚各服药1次。 二诊:患者体温正常,血常规正常,腿痛,腹痛,紫斑淡化。在上方基础上加延胡索3克,川楝子6克,合六君子汤。共15剂。 三诊:患者各种症状基本消失。笔者嘱咐患者继续服用六君子汤以善后。共15剂。一年后随访,患者身体正常。 按语:患者为过敏性紫癜,热壅经络,迫血妄行,血溢肌腠,气血瘀滞。症状有腹痛,邪热经络,兼见关节肿痛等。 方药中的水牛角、生地黄、芍药、紫草、丹皮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功效;秦艽,可疏散风热,舒筋通络。 案例二 吴某,男,12岁,腿部出现紫斑,腹痛15天。曾在某医院就诊,治疗效果不佳。患者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数量为17×109/升,中性粒细胞80%,血小板计数为130×109/升。 刻诊:腿部出现紫斑,腹痛,头晕,乏力,体温为37.6摄氏度,舌质淡,脉细。 辨证:中气亏虚,统摄无力,血溢肌腠。 治疗:补气摄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党参6克,茯苓6克,白术10克,当归6克,黄芪30克,甘草3克,酸枣仁6克,龙眼肉10克,紫草6克,白芍15克,大枣3枚,仙鹤草10克。共7剂。每天1剂,早、晚各服药1次。 二诊:患者腿部紫斑颜色变淡,腹痛,头晕减轻。在上方基础上加麦门冬6克,五味子3克。共7剂。 三诊:患者病情基本祛除。根据病情变化,对症加减药物继续服用30剂。半年后随访,患者身体状况正常。 按语:患者为过敏性紫癜,中气亏虚,统摄无力,血溢肌腠。 方中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大枣,可补气健脾;当归、黄芪,可益气生血;酸枣仁、龙眼肉,可补心益脾;仙鹤草、紫草,可止血凉斑;芍药、甘草,治疗精液亏虚、痉挛引起的腹痛。 (作者供职于禹州市鸠山镇上官寺村第一卫生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