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助阳说鹿角 □胡献国
《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甘宁百骑劫魏营,左慈掷杯戏曹操”中写道:甘宁将酒肉与百人共饮食尽,约至二更时候取白鹅翎一百根,插于盔上为号;都披甲上马,飞奔曹操寨边,拔开鹿角,大喊一声,杀入寨中,径奔中军来杀曹操。这里说的鹿角是指形似鹿角的有阻止兵马前行的木制或铁制的障碍物,但中药鹿角却是一味补益药品。 中药鹿角为雄鹿已骨化的角。中医认为,鹿角性温,味咸,入肝、肾经,具有补肾助阳、强筋健骨的功效。鹿角可作为鹿茸代用品,但药力较弱,常用于活血散瘀消肿,可治疗疮疡肿毒、瘀血疼痛,内服、外用均可,每次5克~10克,煎服,也可研末服用。 鹿角胶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头角煎熬而成的胶块,以切面整齐、平滑、棕黄色、半透明、无腥臭气者为佳,主产于东北三省及北京、上海等地。中医认为,鹿角胶性温,味甘、咸,入肝、肾经,具有补肝肾、益精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以及阴疽内陷等。《本草汇言》言“鹿角胶,壮元阳,补血气,生精髓,暖筋骨之药也。前古主伤中劳绝,腰痛羸瘦,补血气精髓筋骨肠胃。虚者补之,损者培之,绝者续之,怯者强之,寒者暖之,此系血属之精,较草木无情,更增一筹之力矣。”同大米煮粥服食,更增其补益强阳之力,故《本草纲目》言“鹿角胶入粥食,助元阳,治诸虚。”这既是李时珍经验之谈,验之临床,又确实具有效果。若能配合具有温补之力的羊肉、苁蓉等同煮,可增强鹿角胶补益之功效。 鹿角霜为鹿角熬膏后所存残渣,性微温,味甘,功用同鹿角,但药力较逊,偏于收敛,常用于崩漏、带下及疮疡溃后久不收敛者,每次10克~15克,煎服。 (作者供职于湖北省远安县中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