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南阳聚焦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七版:诊治参考
 上一版    下一版  
甲亢性心脏病的诊断与治疗
请问,哪些胎儿缺陷是B超检查不出来呢?
治口渴烦躁方
不容忽视的“隐性抑郁症”
肿瘤的分类有哪些
郑州市颈肩腰腿痛医院副院长宋健:怎样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
1
11 1 2020年6月11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甲亢性心脏病的诊断与治疗
 

□丁 军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是由于甲状腺病态地分泌过量的甲状腺激素对心脏产生毒性作用或间接影响而引起的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绞痛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一种内分泌紊乱性心脏病。

病 因
    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引发心脏的异常,称之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简称甲亢性心脏病)。但不少甲亢患者可同时伴有原来已经存在的心脏病,如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等。有些医生认为感染可以是引起甲亢性心脏病的一个诱因。
    动物实验已证明,甲状腺素可以引起鼠的心肌肥厚。在临床观察中,原来有甲亢性心脏病的患者,在甲亢经过处理治愈以后,其中60%的患者其心脏病未经特殊治疗也随着甲亢的好转而缓解。甲亢性心脏病可以是独立存在的,也可以是在原有其他病因所致心脏病的基础之上发生的,此时,甲亢仅是使原有心脏病的病情加剧的激发因素。心脏对甲状腺激素特别敏感,过多的甲状腺激素会直接刺激心肌细胞,引起心脏做功增多。
临床表现
    甲亢与心律失常:甲亢时心律失常最常见,包括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房纤颤,其中最常见的为房颤。
    甲亢与心脏扩大:久而未治的甲亢可引起突出的心脏形状改变,包括心房或心室扩大、心脏重量增加、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纤维间隙增宽,这些改变在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可以改善或逆转。
    据相关报道,甲亢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约为6%,年龄大于60岁,病程长者更易发生。心力衰竭的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甲亢时高动力循环状态使心肌负荷长期过重,可致心脏增大,排血量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能量代谢障碍;快速性心律失常,尤其是房颤,致心排出量下降;RAAS(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可导致心肌肥大和血容量的增加,其心力衰竭的特点是以右侧为多见,也可发生左侧。
    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甲亢性心脏病发生心绞痛较少,多为冠状动脉供血相对不足,以胸前或胸部沉重感多见,心肌梗死者不多见,与冠状动脉痉挛、微循环障碍和血液流变学异常有关。
诊 断
    首先要符合甲亢的诊断,除有临床症状和体征外,实验室检查十分重要。
    在甲亢的基础上发生下列1项或1项以上的心脏异常,又排除了其他原因引起者,并在甲亢控制后,下列心脏异常消失者,可诊断为甲亢性心脏病。
    1.明显的心律失常(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房颤动,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或束支传导阻滞等)。
    2.心脏增大(一侧或双侧)。
    3.患甲亢后发生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
治 疗
    甲亢性心脏病治疗的关键是控制甲亢,同时治疗心血管的并发症。
    一般治疗:
    适当休息、注意补充足够热量和营养,包括糖、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等,精神紧张、不安或失眠较重者,可给予苯二氮卓类镇静药。
    甲亢治疗:
    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性治疗,手术治疗3种,各有其优缺点。药物疗法应用最广泛,但治愈率只有40%~60%,其余二者均为创伤性措施,治愈率较高,但也有一些缺点。
    甲亢性心脏病的治疗:
    心房颤动。大约75%的甲亢并发房颤者在甲亢控制3周内可自行转为窦性心律,但发生房颤时间久者,甲亢得到控制后也难复律,可考虑给予药物复律或电击复律,若甲亢未控制并发快速房颤者,宜加用洋地黄和β-受体阻滞剂,以控制心室率,同时预防栓塞,应用抗凝剂降低栓塞的发生,但老年人抗凝治疗应注意出血性疾病并发症。在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应用β-受体阻滞剂需慎重,如心力衰竭与心率过快有关,则心率减慢后心力衰竭症状可以改善。据有关研究报道,甲亢控制后房颤持续存在者,往往伴有心功能不全,老年患者如合并窦房结功能不全,则不宜强求复律,只要心室率控制满意即可。
    心力衰竭。按常规强心、利尿、扩管治疗心力衰竭,但必须预先或同时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否则心力衰竭症状不能得到满意控制。甲亢时心肌对洋地黄的耐受性增加,因此一般用量偏大,但在老年人或肾功能不全者身上应用过多的洋地黄又易引起中毒。治疗过程中随时根据临床情况和洋地黄浓度来调整剂量,以防过量用药。在有心力衰竭或快速房颤时,应选择有快速作用的洋地黄制剂,心室率快者用毛花苷C,心室率不快者用毒毛花苷K,以后改为口服地高辛。洋地黄和其他抗心律失常药联合应用时应慎重,以免加重对心脏传导系统的抑制,而伴有房室传导阻滞者,一般禁用洋地黄。利尿剂的应用原则以口服为主,间断使用强效利尿剂,从小剂量开始应用,注意防止电解质紊乱。对病情较危重者,可加用碘制剂和肾上腺皮质激素,一般口服泼尼松,必要时用氢化可的松或甲泼尼龙静脉滴注,待病情改善后减量停用。
    心绞痛。除常规抗心绞痛,抗血小板治疗外,必须有效控制甲亢方能奏效。由于甲亢性心绞痛可能与冠状动脉痉挛有关,故选用扩张冠状动脉血管的药物,如硝苯地平、硝酸甘油,也可合用β-受体阻滞剂,这不仅因为β-受体阻滞剂能抗心绞痛,还能降低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但后者不宜单独使用,因β-受体阻滞剂可使冠状动脉上的α受体活性增加,从而加剧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绞痛难以缓解。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