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 河南省精神病医院精神二科 张晓莉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河南省精神病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精神二科接诊了一个年轻的患者。他不语不动,由父亲背着入院,进入病房后站着不动,面无表情。医务人员帮助该患者坐下后,他便一直坐着,身体僵硬,与之对话不语,眼睛直盯着墙,不眨眼。患者的母亲边哭边说:“医生,快救救这孩子吧,已经20天了,也问不出原因,帮他躺下他就一直躺着,瞪着眼;把他扶起来他就一直坐着,一个姿势能撑一天。关键是他不吃饭,我们逼着、喂着能吃点,他都不知道饿,这孩子真是傻了。” 考虑到该患者饮食差,身体消瘦,我们立刻检查了他的血常规、心电图、电解质、血糖等。在等待检查结果期间,我再次询问家属,了解到患者两个月前开始出现异常,特别不愿见人,见到邻居就低头,甚至想藏起来,整日待在家里,晚上玩游戏,白天睡觉,不讲卫生,洗脸刷牙都需要家人赶着,家人把饭菜端到他跟前才吃点。最近20天上述症状加重,家人把饭菜端到他面前他也不吃。患者没得过大病,很少打针吃药,话少,朋友少。 根据患者家属提供的信息,结合患者当前的情况,我们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木僵状态)。 精神分裂症为一种慢性、严重的精神障碍,包括感觉知觉、情感与行为的异常。患者很难区分真实和想象,反应迟钝,严重时难以进行正常社交。而木僵为严重的精神运动性抑制,患者的动作、言语和活动完全抑制或减少,经常保持固定的姿势,很少活动或经常不动。严重的木僵患者不语、不动、不食,面部表情刻板,保持固定的姿势,僵住不动,对刺激缺乏反应。 临床上木僵可分为紧张性木僵、抑郁性木僵、心因性木僵及器质性木僵。临床实践中要注意这几种木僵的鉴别。 紧张性木僵:是最严重的木僵类型,患者全身骨骼肌发生不同程度的紧张,主动运动几乎完全消失,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整个身体僵住不动,面部表情常固定不变,不说话,不回答任何问题,不主动进食,各种刺激均不能引起反应,持续数天、数月甚至数年不等,常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抑郁性木僵:随着情绪低落,患者的运动也随之减少。患者先感到肢体沉重,举手无力,继而可整日僵卧,不言不语,对外界刺激均无反应,严重时唾液不知吞咽,大小便不知排出。若坚持提问可得到微弱回答。这见于严重的抑郁状态,但症状的程度较轻,在与患者讲述不愉快的事时,可以引起患者表情的变化(如流泪等)。这类患者在缓解过程中可出现自杀行为。 心因性木僵:在突然、强烈的精神因素影响之后发生的一种情况,患者无动作,无表情,并伴有意识障碍。突然出现,变化急剧,持续时间较短暂,可迅速恢复或转为兴奋状态。这见于应激性精神障碍。一般维持时间很短,患者事后对木僵时的情况不能回忆。 器质性木僵:在发生严重的急性脑损害(由感染、中毒、外伤、缺氧等因素引起,或癫痫发作时的一种状态)时,尤其是病变累及第三脑室及丘脑部位时,患者表现为不能运动,也可产生木僵状态。 患者的检查结果提示血钾水平偏低,其他正常,治疗方案为给予患者液体补钾。如果患者拒绝饮食或拒绝服药,我们就将无色无味的利培酮口服液放到匀浆膳中,给予鼻饲管注入。 第一次MECT治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患者开始吃饭,随着治疗,饮食量逐渐增加,交谈被动,但问话能答。继续治疗1个月后,患者与医生交流顺畅,面部表情自然,不再害怕,不觉得饭里有毒,饮食正常,主动与病友打乒乓球,打算回家后出去打工,对自身疾病有部分认识,出院时说一定坚持服药。 假如身边有这样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家属或朋友的我们,该如何帮助他们呢? 当家人或朋友患上精神分裂症时,我们大都会慌乱不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世界变得复杂、让人难以理解,这个时候,家人和朋友的帮助显得尤为重要。请记住,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不是对患者的终身判决,患者是有可能康复的。为了更好地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家属或朋友,我们应该承认疾病的存在。不要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法好转,或认为患者无法过上正常的生活,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帮助患者。一要积极了解精神分裂症的特点及其治疗方法,这可以帮助我们在应对不同症状时做出理智的决定,有利于患者及家属应对各种状况。二要想方设法地减轻患者压力,压力会导致精神分裂症复发,为患者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三要帮患者设定切合实际的目标。我们要认清现实,帮助患者设定可以实现的目标,并且在患者康复的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四要维护患者应有的权利,让患者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尽可能鼓励他们独立解决问题。 作为医生,该如何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呢? 一要鼓励患者接受治疗,药物治疗是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一个重要方法,但患者的康复也取决于其他因素,例如规律生活、健康饮食、调节情绪、适当运动和寻求社会帮助等。二要支持患者把治疗的副作用告诉医生,医生会通过减少剂量、换药来对抗副作用。三要鼓励患者按时服药,灵活使用药物日历、定量药盒和定时器。四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酒精或非法药物与抗精神病药物同用非常有害。五要加强随访,鼓励患者家属记录患者服药后的行为、情绪及其他症状变化,了解患者的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精神二科团队简介
现有医务人员32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5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13人,护士6人。近5年来,带教住培医师20人,带教进修医师、护士30余人。研究方向为临床精神病学,负责人张建宏为国家心理医疗队(河南)暨河南省第十五批援鄂医疗队队长,获省部级和地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近20篇,主持省卫生健康委科技攻关推广项目1项,曾参加WHO(世界卫生组织)连续性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并获省级心理危机干预医疗队大队长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