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专版
 
第三版:临床荟萃
 上一版    下一版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的手术方式
应用3D-CTBA技术切除肺小结节
胃镜下发现腹痛病因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植皮术中的应用
1
11 1 2020年12月8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应用3D-CTBA技术切除肺小结节
 

应用3D-CTBA技术切除肺小结节
□穆倩倩  文/图

4个月前,王某在体检时被查出双肺有多发磨玻璃结节,医生建议他3个月后复诊。他不明白,自己刚60岁,身体还算可以,平时也没有胸闷咳嗽,怎么就得了肺结节呢?
    10月中旬,王某到家附近的医院进行复查。CT检查结果提示,双肺见多发磨玻璃结节,较大者位于左肺上叶,直径约15毫米。经人介绍,王某在女儿陪同下,来到河南省胸科医院胸外科一病区就诊。
    在河南省胸科医院,副主任医师张彬彬一边询问病情,一边仔细研读王某的CT片。张彬彬在病区主任钱如林带领下,制定了个性化手术方案:手术分期完成,先解决左肺叶上的结节,进行胸腔镜下左肺上叶S1+2a+b亚段切除,待患者恢复良好后再解决右肺上的结节。
    精准肺段切除,要求对肺部病灶的归属肺段精确定位,确保肿瘤切缘最小化切除靶段,尽可能地保留健康肺组织,并且保留的肺段要能够完全发挥功能。
    为了保证手术效果,在有恶性结节的肺段进行切除的时候,切缘宽度(肿瘤距离切缘的最小距离)应≥2厘米或结节直径。肺段切除的范围即肿瘤距离切缘的最小距离为结节的直径。如果范围过小,达不到手术预期效果,术后恶性结节容易复发;范围过大,又会影响患者的肺功能。
    为了保护脏器功能及减少患者的全身应激反应,钱如林和张彬彬决定根据三维模型,以病灶为中心,明确病灶的肺段、肺亚段归属。
    在这次手术中,医生使用了3D-CTBA技术,即三维支气管血管成像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重建肺血管、支气管和肺结节模型,针对肺段解剖复杂和肺结节位置多样的难题设计个性化手术方案,在精准肺段切除术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医生要在术前获取高质量的CT图像,导入3D-CTBA软件,调整成像参数后获得肺叶、肺段、肺亚段、肺次亚段的支气管、动脉和静脉的三维影像。
    从影像图中,医生可以清楚地看到王某左上肺结节所在的位置。
    段间平面的辨认是肺段切除术的关键之一。此次手术采取改良膨胀萎陷法显示段间平面,即在结节所在肺段的亚段支气管、肺动脉和肺静脉切断后对全肺纯氧通气,左肺充分膨胀后单肺通气,等待约20分钟后,要切除的目标肺段会保持膨胀状态,而余肺则呈塌陷状态,从而形成清晰的段间界面。医生沿着此界面用切割缝合器进行肺段间平面裁剪,切除目标肺段。
    然后,医生采取“开门技术”,用切割缝合器沿段间把段门扩大,减少对肺组织的过度压榨,从而避免术后肺组织难以复张。
    切除精准,段门舒展,切缘充分,手术非常成功。术后第二天,患者拔管;第三天进行胸片检查,结果提示余肺膨胀良好。王某术后3天就出院了。
    张彬彬说,视王某的恢复情况,暂定3个月后进行二期手术,解决他右肺上的结节。
    精准肺段切除的质量控制依赖于精确的术前规划、仔细的术中操作和细致的术后观察,此次手术完美阐释了ERAS快速康复理念在河南省胸科医院胸外科的贯彻实施。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胸科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