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合一的鹤壁探索 本报记者 史 尧 通讯员 王利豪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如何让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的老年人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医养结合,难点在“合”。自2016年以来,鹤壁市围绕“合”下功夫,积极探索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和市场驱动作用,建立覆盖城乡、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综合连续、高效便捷的医养一体养老服务模式。
积极探索医养结合 在鹤壁市老年公寓,医疗护理团队每天都会为老人开展推拿、拔罐、针灸等中医药服务。鹤壁市老年公寓设立了全市首家护理院,利用专业的医疗技术,为入住老人提供科学系统的养老康复治疗方案,既能够满足公寓内老人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还能借助护理院的健康管理、康复治疗、中医理疗、营养治疗、临终关怀等项目,让老人晚年生活更有品质和尊严,并且能够为周边社区老人提供医疗护理上门服务,为居家养老的半失能和失能老人带来很大的便利。 护理院的医疗护理团队为每一位老人都建立了健康档案,日常开展运动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拔罐治疗、超短波治疗、中频治疗等项目。护理院还引进了阿里巴巴健康管理系统,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对老人实施健康管理。 据鹤壁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已有27家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市老年公寓就是其中之一。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结为定点对口服务单位或医养联合体,为老年人提供集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于一体的医养合一养老服务。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拓展健康养老服务内容,鹤壁市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利用专业的医护团队和设施设备为签订协议的养老服务机构提供持续、综合的医疗康复护理服务。 将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 除了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医疗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新型医养结合机构,鹤壁市还积极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充分依托社区各类服务和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无缝对接,为居家老年人办理居民健康卡,建立健康档案,并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目前,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0%以上。 鹤壁市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基层医疗与社区、居家养老相结合,医务人员与老年人家庭签订服务协议,建立契约式服务关系,重点开展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卒中、高血压病、糖尿病的筛查干预和健康指导管理工作,为老年人提供连续、便捷、高效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使社区和居家养老的老人慢性病有人管理、疾病早发现、小病能处理、大病易转诊。 目前,全市共有日间照料机构115个,居民小区配套养老服务设施124处,养老床位4120张,其中护理型床位523张,老年服务志愿者7217人。 鹤壁市卫生健康委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为社区高龄、重病、失能、部分失能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等行动不便或确有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定期体检、上门巡诊、家庭病床、社区护理、健康管理、中医保健等服务,同时鼓励志愿者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门诊、住院陪同服务等。 打造医养结合名片 为贯彻落实《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要求,近日,鹤壁市出台了《关于深化医养结合促进健康养老发展的意见》,加快健康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医养结合服务机制,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能力,加强健康养老发展保障,进一步深化医养结合,促进健康养老事业的发展。 鹤壁市卫生健康委支持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老年医疗服务设施建设、医养联合建设、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建设。接下来,鹤壁市还将通过完善医养结合服务机制、签约服务机制、医疗巡诊服务机制、医养转诊服务机制、老年人便利就医服务机制、远程诊疗服务机制、医养结合服务联合监管机制等,探索“医中有养”“院中院”等模式,打造鹤壁医养结合名片。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年发布的全国医养结合典型经验名单中,鹤壁市老年公寓的“打造立体式医养结合服务体系”经验和淇县朝阳仁爱康复养老中心的“医养‘联姻’,护航老人幸福晚年”经验成功入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