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冬季咽喉干痛 以润肺为先 |
|
□卜俊成 郭 伟 冬季天气寒冷干燥,容易伤津伤肺,诱发咽喉干痛,干咳少痰,甚至出现痰中带血的症状。此类疾病多因外感燥邪而发病,“燥胜则干,易于伤肺”,治疗时应养阴润燥,清肺利咽。 中医学认为,燥邪干涩枯涸,故曰“燥胜则干”。燥邪为害,最易耗伤人体的津液,形成阴津亏损的病变,表现出各种干涩的症状和体征,诸如皮肤干涩皲裂、鼻干咽燥、口唇燥裂、毛发干枯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燥等症状。同时,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性喜清肃濡润而恶燥,称为娇脏。肺主气而司呼吸,直接与自然界大气相通,且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燥邪多从口鼻而入。燥与肺相应,故燥邪最易伤肺。燥邪犯肺,使肺津受损,宣肃失职,从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或痰中带血,以及喘息胸痛等。 中医传统养生理念认为,夏养三伏,冬补三九。冬季是一年滋补的最好时节,应该养护阳气,收敛精气。膏方作为中医药重要剂型之一,重在扶正祛邪,调和阴阳,是冬季进补的首选。因此,针对因燥邪而引起的咽喉干痛等症状,可以选用河南信心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信心牌养阴清肺膏,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润肺健脾,增强体质的目的。 信心牌养阴清肺膏主要有地黄、麦冬、玄参、川贝母、白芍、牡丹皮、薄荷、甘草等组成。其中,地黄味甘,性寒,可清热凉血、养阴润燥;麦冬味甘,性寒,能养阴生津、清肺润喉;玄参味苦、甘、咸,性寒,可清热凉血、滋阴降火;川贝母味苦、甘,性微寒,可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可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牡丹皮味苦、辛,性微寒,可清热凉血、活血化瘀;薄荷味辛,性凉,可解毒透疹、清利咽喉等。诸药合用,具有滋阴润肺、清咽利喉之功效,益于冬季咽喉干痛等症状的治疗。 此外,也可通过按摩照海穴辅助治疗咽喉干痛。照海穴位于人体内踝尖下1寸(此为同身寸),内踝下缘边际凹陷中。点揉此穴,具有调理阴跷脉和肾经的作用,有滋肾清热、通调三焦之功效,既可补益又清热。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肺属金,肾属水,金生水,肺为肾之母,肾为肺之子,母病也可以通过调节子脏进行调节。同时,通过按摩照海穴,也能缓解秋冬天气干燥所引起的皮肤干痒等问题。按摩时,老人可用点揉的方式,按摩此穴3分钟~5分钟,可感觉到喉咙里开始有津液(即唾液)出现即可,切忌使用蛮力。中医针灸推拿施治,讲究“得气”,即按压中有酸麻、胀感即可,而不是按得越痛越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