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益气化瘀、健脾燥湿法治疗皮肌炎
临证医案三则
常用推拿手法之七
胃窦癌的介入治疗
中医理念预防卒中
1
11 1 2020年12月29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益气化瘀、健脾燥湿法治疗皮肌炎
 


□郑启仲

   朱某,女,11岁。患者于2年前全身皮肤出现红斑,两下肢无力,经某医院诊断为皮肌炎住院治疗。3个月后患者病情缓解出院,每天服用泼尼松20毫克维持治疗。近半年来,患者病情出现反复,红斑增多,两下肢无力加重,故寻至笔者处就医。
    症见:患者面部及全身遍布红斑,色紫暗,双下肢浮肿,四肢无力以下肢为重,行走迟缓,下蹲后不能起立,大小便靠家人帮扶,大便溏,小便清,舌体胖,质淡红略紫,苔白腻,脉沉细。
    中医诊断:痰证。
    西医诊断:皮肌炎。
    辨证:气虚血瘀,脾虚湿注。
    治法:益气化瘀,健脾燥湿。
    方药:补阳还五汤合四妙丸加减。
    处方:黄芪30克,当归6克,赤芍6克,川芎6克,红花6克,鸡血藤10克,苍术15克,怀牛膝10克,黄柏6克,炒薏苡仁15克,桂枝10克,蜈蚣1条。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服。
    二诊:上方连服28剂后,患者自觉四肢较前有力,红斑紫暗转红,下肢浮肿减轻,皮下结节无明显缩小,饮食可,二便调,舌质淡紫苔薄白,脉沉缓。守法加化痰、软坚、散结之品再进行调整。
    处方:黄芪6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红花10克,川芎10克,鸡血藤15克,苍术30克,怀牛膝15克,炒薏苡仁15克,桂枝10克,夏枯草15克,昆布10克,海藻10克,生牡蛎15克,半夏6克,陈皮6克。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温服。
    三诊:上方连续服用35剂后,病情进一步好转,下蹲后可自行起立,红斑开始消退,硬块变软变小,下肢浮肿明显减轻,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较前有力,自行停用泼尼松。效不更方,在上方基础上黄芪加至90克。
    四诊:上方服用105剂时,诸症趋平,全身红斑大部分消退,硬结大部分消失,四肢肌力进一步增强,已能自行下蹲起立及走路。患者检查血清肌酸磷酸激酶、醛缩酶等基本保持正常。患者继续进行中药治疗,家长及患儿信心倍增。
    处方:黄芪90克,当归10克,丹参15克,鸡血藤15克,苍术15克,怀牛膝15克,炒薏苡仁15克,桑寄生15克,续断15克,生牡蛎15克,昆布10克,海藻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每天1剂,水煎,分两次服用。
    患者服用60剂后,红斑、硬块消失,全身皮肤恢复正常,四肢活动如常,可以正常生活。为预防病情复发,上方减量后改隔天服用1剂,进行巩固治疗。连续服用3个月,诸症悉平,停药观察。患者再次进行试验室检查,一切正常。以后患者连续3年进行身体检查均未发现异常。随访10年未见复发。
    按语:皮肌炎属祖国医学“痿证”“肌痿”范畴。该患者临床表现一派气虚血瘀、脾虚湿注之证,故投补阳还五汤合四妙丸加化痰、软坚、散结之品而奏效,守法重剂再进,诸症递退,后期加入补肾强筋之味而收全功。虽患者仅有11岁,方中黄芪用量至90克时并无塞中碍胃之弊,看来,纵辨证准确,然大虚还必以重剂补之。
 (作者为全国名老中医)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