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益气化瘀、健脾燥湿法治疗皮肌炎
临证医案三则
常用推拿手法之七
胃窦癌的介入治疗
中医理念预防卒中
1
11 1 2020年12月29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临证医案三则
 


□张红跃

月经提前伴咽痛的治疗
    武某,女,32岁,2020年10月4日就诊,平素月经提前7天左右,月经量少,每次月经第二天便会出现咽喉肿痛,来月经时少腹不适,来月经前四五天出现乳房胀痛,便秘两三天1次。
    辨治:《傅青主女科》记载:“有先期经来只一、二点者,人以为血热之极也,谁知肾中火旺而阴水亏乎!夫同是先期之来,何以分虚实之异?盖妇人之经最难调,苟不分别细微,用药鲜克有效。先期者火气之冲,多寡者水气之验,故先期而来多者,火热而水有余也;先期而来少者,火热而水不足也。倘一见先期之来,俱以为有余之热,但泄火而不补水,或水火两泄之,有不更增其病者乎!治之法不必泄火,只专补水,水既足而火自消矣,亦既济之道也。方用两地汤。”益阴生津、润肠通便、补血,生蒲黄味甘性平,有凉血止血、行血祛瘀之功效。
    方药:玄参30克,麦门冬30克,生地黄30克,阿胶9克,白芍30克,地骨皮15克,生蒲黄15克,生甘草15克,炮姜6克,栀子15克。共7剂,水煎服。
    患者复诊时咽喉已不痛,大便通畅,月经量也较以往多了。
痤疮的治疗
    彭某,女,26岁,2020年11月5日就诊,脉弦细,舌质淡红,苔白滑,面部散布痤疮,发红,有脓疱,平素怕冷,食欲不振。
    方药:枇杷叶20克,桑白皮15克,牛蒡子9克,金银花6克,连翘10克,防风6克,白芷8克,当归6克,黄芩9克,生地黄15克,苦参6克,浙贝母9克,牡丹皮6克,陈皮6克,甘草6克。共7剂,水煎服。
    2020年11月13日复诊:患者痤疮减轻,脉沉细,舌质淡红,苔薄白,末次月经量比以前略多。
    方药:枇杷叶20克,桑白皮15克,牛蒡子9克,金银花6克,连翘10克,防风6克,白芷9克,当归9克,黄芩9克,生地黄15克,苦参6克,浙贝母9克,陈皮6克,丹皮6克,生甘草6克,川芎10克。共7剂,水煎服。
    辨析:痤疮病在皮肤,故和肺有关,肺主皮毛;“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黄帝内经·素问》记载,“汗出见湿,乃生痤……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故从肺着手治疗为好,以枇杷分清饮、三物黄芩汤合当归贝母苦参丸加减进行治疗,面部阳明经主其华在面,故清热燥湿为主,月经量少,应用合四物汤有补血活血之功效。
漏尿的治疗
    张某,女,46岁,于2020年10月就诊。患者近1年来,感觉乏力,怕冷,眼袋大,夜眠差,走路快或大笑后有漏尿现象,伴有耳鸣,大便不利现象,脉沉细无力,肾脉弱,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滑。
    方药:白术60克,干姜12克,白芍30克,茯苓15克,黄附片15克,桑螵蛸10克,山药50克,党参30克,生甘草15克,乌药12克,益智仁12克。共7剂,水煎服。
    患者服药后,症状均有减轻,唯觉大便不利,眼袋少了许多,漏尿症状消失,不畏冷,睡眠一般,脉沉细,舌质淡红,苔薄白。
    方药:白术90克,干姜12克,白芍30克,茯苓15克,黄附片15克,桑螵蛸10克,山药50克,党参30克,甘草15克,乌药12克,益智仁12克。共7剂,水煎服。
    辨析:该方为真武汤与缩泉丸合方而成。患者感觉畏寒怕冷,手足不温,脉沉细无力,肾脉弱,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滑,属于少阴阳虚,水液失调,痰饮水湿,阻滞三焦阳气不能布散之故。真武汤温肾阳以助气化,调五脏以复功能,利水道以疏壅滞,使阳气得温,水湿得行。缩泉丸具有温肾阳缩尿之功效,合用之效如桴鼓。
     (作者供职于偃师市高龙镇左村集体卫生室)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