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特殊口服药的服用指导 |
|
特殊口服药的服用指导 □秦 川 药物的有效成分固然重要,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制备工艺在药物用法上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人都遇到过,口服药物有时由于用量的限制,可能需要掰开、磨碎服用,或只服用胶囊中的药粉。那么,这样真的可以吗?控释片、缓释片的制备原理 一片药,能否掰开或磨碎服用取决于药物的制备工艺,而是否需要分散服用则取决于临床药物用量。 目前临床上的口服药物重要分类有缓释制剂和控释制剂。 控释片 控释片是对药物释放要求相对较高的制剂,多见于心血管制剂。 在单位时间内有着比较恒定的释放剂量,以维持血药浓度恒定,效力更持久。 缓释片 缓释片则是在时间上比普通片释放持久,不会像普通片那样一到体内就完全释放。所以,缓释制剂的释放速度其实可以是恒速,也可以是非恒速的 有些缓释片是为了避免对胃肠道产生较大刺激,主要起保护作用,所以多用于局部刺激较大的药物。 制备工艺 缓释和控释的原理有溶出、扩散、溶蚀、渗透差、离子交换等。利用溶出扩散等原理需要包膜以及加致孔剂,这类药物不能掰开使用。 离子交换一类的只需要与离子结合,在体内一定的pH(氢离子浓度指数)下开始经离子交换置换出药物,这类药物可以掰开使用。 目前国内缓释制剂与控释制剂的制备工艺有骨架型、包衣型、渗透泵型等。 以上这些类型的药物进入体内后,通过胃液作用从骨架、芯片中缓慢释放发挥药效,使用这类技术制备的药物不能掰开或磨碎服用,因会破坏整体的效果。 而采用多单位微囊系统、惰性物质作为基质等技术制备的药物,药物独立恒速释放,可掰开或磨碎服用。 所以,对于有些特殊制备工艺的药物来说,掰开只吃一半会破坏药片或胶囊的缓控释结构,使药物迅速释放,血药浓度骤然上升,可能影响药动学特性,出现不良反应。 下面笔者将具体介绍一些常见药物的制备工艺。 常见药物分析 美托洛尔缓释片(倍他乐克) 美托洛尔缓释片使用多单位微囊系统,由数百至数千个直径约0.5纳米或更小球型微囊组成,每个微囊均有独立的恒速释放单元,掰开服用不会影响药物释放。 用法用量:心功能Ⅱ级的稳定性心力衰竭者初始用量为23.75毫克)(45毫克片的半片),口服,每天1次,两周后可加量。 心功能Ⅲ级~Ⅳ级的稳定性心力衰竭者初始计量为11.875毫克(45毫克片的1/4片),1周~2周后可加量。 格列吡嗪控释片 格列吡嗪控释片采用双层渗透泵技术,有半透膜包裹,内含格列吡嗪及可吸收水分的成分。 半透膜上有多个释药小孔,药片在吸收水分后膨胀,其半透膜内外两侧形成较高渗透压,促进药物持续恒速释放。 掰开服用会破坏双层渗透泵结构,使药物迅速释放,造成血药浓度瞬时增高,诱发严重不良反应。 故需要整片吞服,不可掰开、压碎或嚼碎。否则易发生低血糖、昏迷、惊厥、恶心、失眠、心动过速等危险。 用法用量:规格为5毫克,初始剂量为5毫克(1片),口服,每天1次,逐渐调节至最佳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20毫克/天。与早餐同时服用,不可掰开。 头孢克洛缓释片 用法用量:规格为0.375克,咽炎、扁桃体炎及皮肤软组织感染、下尿路感染、支气管炎推荐剂量为375毫克(1片),口服,每天2次。 肺炎和鼻窦炎推荐剂量为750毫克(2片),口服,每天2次。 可以与食物同服增加吸收量。但服用时不能掰开、压碎或咀嚼。 硝苯地平缓释片、控释片 硝苯地平有短效与长效之分,长效硝苯地平,包括缓释与控释两种剂型。 目前国内药厂生产的长效硝苯地平,多数属于缓释片。其作用特点为药物在体内缓慢释放,开始时释放速度较快,降压效果较好;随着时间推移,释放速度逐渐减慢,降压效果也逐渐减弱。 硝苯地平控释片则不同,其作用特点是,在24小时内药物释放以等速定时定量释放,血药浓度维持较稳定,血压控制较平稳。 缓释片:如需减少剂量,可沿中心线完整分开,服用半片。 控释片:整片吞服,不可掰开。如将不可掰开的硝苯地平控释片掰开服用,极易引起血压骤降、心动过速。 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 缓释片:为骨架片,药物和骨架材料完全均匀相互分散,可沿中心线掰成半片吞服,不可嚼碎。 利用惰性物质作为基质,药品均匀分布在基质中,并从基质中持续缓慢释放。可沿刻槽掰开服用半片,但不能磨粉,咀嚼。 薄膜包衣片:需要整片吞服,不可掰开或咀嚼。若掰开会引起药物突释,出现血压下降等药物不良反应,严重者危及生命。 小贴士 1.不管是缓释制剂还是控释制剂均不可磨碎服用。 2.并非是缓释制剂可以掰开而控释制剂不能掰开,还要看每种药物的具体制备工艺是什么。 3.不能仅仅通过药片上是否有刻痕或中线来判断是否可以掰开服用。 4.同一种药物,不同厂家生产可能制备工艺不同。 如一些缓释制剂,有些厂家生产的可掰开服用,有些厂家生产的则不能掰开服用。 故临床使用时,一定要确定服用药物的制备工艺和生产厂家。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人民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