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八版:乡医课堂
 上一版  
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
每周一练(临床诊疗伦理、医疗人际关系伦理)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46、47)
血压的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1
11 1 2021年3月11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血压的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血压的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张晓博

   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之间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虽然我国高血压病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近年来有明显提高,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而血压测量是评估血压水平、诊断高血压病及观察降压疗效的根本手段和方法,在临床和人群防治工作中,主要采用诊室血压测量和家庭血压监测,无论诊室血压或家庭血压监测,都应在标准条件下按规范进行测量。
测量方法
    1.要求受试者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后开始测量坐位上臂血压,上臂应置于心脏水平位置。
    2.推荐使用经过验证的上臂式医用电子血压计,水银柱血压计将逐步被淘汰。
    3.使用标准规格的袖带(气囊长22厘米~26厘米、宽12厘米),肥胖者或臂围大者(大于32厘米)应使用大规格气囊袖带。
    4.首诊时应测量两侧上臂血压,以血压读数较高一侧作为测量的上臂。
    5.测量血压时,应相隔1分钟~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数值记录。如果收缩压(高压)或舒张压(低压)的2次读数相差5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322帕)以上,应再次测量,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6.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又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者,应该加测站立位血压,站立位血压在卧位改为站立位后1分钟和3分钟时测量。
    7.心房颤动患者测量血压时,往往有较长时间的柯氏音听诊间隙,需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8.在测量血压的同时,应测定脉率。
测量评价
    1.诊室血压是目前诊断高血压病、进行血压水平分级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常用方法。
    2.诊室血压测量次数较少,又受饮食、精神、活动等外在因素影响,具有明显波动性,需要数周内多次测量来判断血压情况。
    3.自测血压在评估降压治疗效果和长时血压变异上,更适合长期血压监测,以便鉴别白大衣高血压、隐蔽性高血压和难治性高血压。
    4.家庭血压监测,容易忽视很多标准及注意事项,以至于提供的数据影响医生的判断。
注意事项
    1.使用经过国际标准方案认证的上臂式家用自动血压计,不推荐腕式血压计、手指血压计、水银柱血压计进行家庭血压监测(注:电子血压计使用期间应定期校准,每年至少1次)。
    2.对初诊高血压病患者或血压不稳定高血压病患者,建议每天早晨和晚上测量血压,每次测2遍~3遍,取平均值,建议连续测量家庭血压7天,取后6天血压平均值。血压控制平稳且达标者,可每周自测1天~2天血压,固定时间自测坐位血压。
    3.家庭高血压病诊断标准为:135/85毫米汞柱,与诊室血压的140/90毫米汞柱相对应,不应将诊室血压测量标准作为家庭血压的标准。
    4.精神高度焦虑者,不建议家庭自测血压。
    家庭血压监测用于一般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监测,有助于增强患者健康参与意识,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同时可辅助评价血压长时变异、降压疗效、预测心血管风险及预后等。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人民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