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5日,平顶山市召开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传达市长张雷明对全市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批示,宣读《关于表彰2020年度全市卫生健康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平顶山市卫生健康委主任李自召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要统一思想认识,厘清工作思路,明确努力方向,强力推进医疗卫生项目建设。 2021年,平顶山市将强力推进医疗卫生项目建设。明确努力方向,市传染病医院病房综合楼、市中心血站整体搬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区、市中医医院新城区分院等项目要按计划竣工并投入使用。市第一人民医院门急诊楼、市第二人民医院门急诊楼、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等项目要开工建设,市急救指挥中心项目要加快前期工作。县域医疗卫生项目也要结合各地实际,乘势而上。 同时,平顶山市加快重点专科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以引进人才、队伍、技术、管理、设备为重点,以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学科建设互助、人才培养互动为目标,与省内外知名医疗机构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引进一流专科人才、先进管理理念、领先业务技术;到2021年底,每家三级医院要建成一个以上省内领先、国内特色的重点专科,县域二级医院建成一个以上市内领先、省内特色的重点专科,打造平顶山医疗卫生新高地。实施省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速工程,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积极争取把神经、心脏、呼吸等专业纳入省区域医疗中心的试点项目,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其他专业纳入省卫生健康委、省发改委设置规划。平顶山市建设高水平市级公立医院,推动建好公立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四所医院”;利用5年的时间,建设心血管、神经、肿瘤、儿童、骨科、肛肠、周围血管病等医疗中心,争取建成达到国家级水平的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提高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巩固县(市)人民医院提质升级成果,推进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提质改造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支持县级医院(含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晋升三级医疗机构,全市40%的县(市)人民医院达到三级医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标准。以“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为抓手,全面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公有产权村卫生室比例达到70%以上。 此外,平顶山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落实经费保障,推进整体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加强疾控队伍建设,为市县两级疾控机构招聘一批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人才,深化薪酬制度改革,更好地留住人才;有效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健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健全卫生应急法规体系,完善预案体系,建立常态化风险评估机制,细化分级响应标准及相应应急措施,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应急演练;加快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基本建成市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和县级公共卫生医学中心,坚持医防结合、学科联动、相互促进,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无缝衔接,完善“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 (杜如红 于万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