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48、49) |
|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48、49) 戴头盔、系安全带,不超速、不酒驾、不疲劳驾驶,减少道路交通伤害。 在道路交通碰撞中,佩戴安全头盔可有效减轻摩托车驾驶员的头部伤害,使驾驶员的死亡风险减少20%~45%;系安全带可使汽车驾乘人员的致命伤害降低40%~60%。驾驶时,速度每增加1公里/小时,伤害危险增加3%,严重或致命伤亡危险增加5%。酒精、毒品、某些药物会减弱驾驶人员的判断能力和反应能力,即使是较低的血液酒精含量或药物浓度,也会增加交通事故风险。疲劳驾驶显著增加严重交通事故风险,驾驶员连续驾驶2小时应休息1次,保证驾驶时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 儿童乘客应使用安全座椅,安全座椅要与儿童的年龄、身高和体重相适应。汽车碰撞时,安全座椅可使婴幼儿死亡率降低54%~71%。 每个人都应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与健康负责,重视道路交通安全,严格遵守交通法规,避免交通伤害的发生。
加强看护,避免儿童接近危险水域,预防溺水。 溺水是我国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要加强对儿童的看护和监管。儿童游泳时,要有成人带领或有组织地进行,不要单独下水。游泳的场所,最好是管理规范的游泳池,不提倡在天然水域游泳,下雨时不宜在室外游泳。 下水前,应认真做准备活动,以免下水后发生肌肉痉挛等问题。水中活动时,要避免打闹、跳水等危险行为,如有不适应立即呼救。家长带领儿童进行水上活动时,应有专职救生员的全程监护,并为儿童配备合格的漂浮设备。 对于低龄儿童,家长要重点看护。不能将儿童单独留在卫生间、浴室、开放的水源边,家中的储水容器要及时排空或加盖。
(据《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