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南阳聚焦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七版:诊治参考
 上一版    下一版  
睡眠障碍的识别与处理
老年人常见的失眠原因有哪些
肾肿瘤的手术治疗,如何选择
脑胶质瘤的介入治疗
1
11 1 2021年4月1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脑胶质瘤的介入治疗
 


□张华彪 路慧彬

   今年65岁的患者老田,平常身体健康,退休后在家和老伴、子女住在一起,近一个月来从偶尔头痛,到不时地头痛,到这一周来持续性的头痛,还出现了呕吐、左侧肢体反复麻木和无力,连行走都成了问题。老伴和子女看到老田和以前大不一样,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迅速带他到医院就医,到达医院后医生马上进行了头颅的CT、MRI等系列检查,医生诊断为“脑胶质瘤”。那么,什么是脑角质瘤呢?该病应该如何治疗?

什么是脑胶质瘤
    脑胶质瘤(英文名称brain glioma)是因为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癌变所产生的、最常见的、原发性颅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35.2%~61.0%,由成胶质细胞衍化而来,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以及治愈率低的特点。在临床上根据细胞的种类不同,把脑胶质瘤分为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寡突胶质细胞瘤等。各种胶质瘤也有自己的好发年龄,如星形细胞瘤多见于壮年、胶质母细胞瘤多见于中年、而儿童多见于室管膜瘤和髓母细胞瘤等。
    目前脑胶质细胞瘤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和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因素,以及后天环境等致癌因素,如病毒感染,生活环境变化以及化学、电磁辐射等相关。遗传性疾病如神经纤维瘤病(I型)以及结核性硬化疾病等,为脑胶质瘤的遗传易感因素,患者发展为脑胶质瘤的概率比常人明显增高;环境的致癌因素,如病毒感染等,大部分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都曾有巨噬细胞病毒感染;电磁辐射,常见于手机的使用,可能与胶质瘤的产生相关。但是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环境因素和脑胶质瘤存在必然的联系和因果关系。
    脑部胶质瘤的临床症状与肿瘤的大小、位置和生长速度有关,简而言之,可分两方面:一方面是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复视、精神症状等;另一方面是肿瘤压迫、浸润、破坏脑组织所产生的局灶症状,早期可表现为刺激症状如局限性癫痫,后期表现为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如肢体瘫痪、视物模糊等。后期脑疝形成,可出现瞳孔扩大、视盘水肿以及昏迷等。
脑胶质瘤的诊断
    一旦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头痛、反复癫痫发作,要尽快就诊。医生除了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外,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为首选手段,绝大多数的患者可以确诊,还可以通过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磁共振波谱分析(MRS)进一步辅助检查。定位正确率几乎是100%,定性诊断正确率可在90%以上。此外活检是确诊最具权威的检查,活检可见到胶质细胞。
脑胶质瘤的介入治疗
    目前脑胶质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早期适当位置的小肿瘤可以完全切除。随着肿瘤生长由于其边界不清,难以做到全部切除,因此手术的同时,还要给予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进一步延缓病情的进展和提高生存时间。
    近年来由于介入医学的发展,脑胶质瘤的介入治疗逐渐得以开展,分为两个方面:第一,通过介入栓塞的方式,栓塞胶质瘤的供血血管,从而达到减慢胶质瘤的生长、甚至是胶质瘤萎缩坏死的目的。另外,也可以减少开颅手术切除胶质瘤的出血倾向等,为手术并发症的减少提供支持。第二:局部的灌注化疗,就是通过把微导管超选到达胶质瘤的局部来实现治疗目的,为手术切除胶质瘤前、后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给药思路。由于胶质瘤细胞的通透性改变,化疗药物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细胞内,直接作用于肿瘤,这样细胞周围的血药浓度高,是全身化疗药物浓度的200倍左右,通过缓慢推注,延长细胞和药物的作用时间,从而提高疗效。和全身化疗相比,局部的灌注化疗具有副作用小、局部化疗药物浓度高、疗效显著等特点。这种治疗方法一般在手术后,放疗的同时或放疗后进行。
    局部的介入治疗,需要规律用药,定期治疗和复查。
    介入治疗的禁忌证包括严重的骨髓抑制、肝肾功能不全以及相关化疗药物过敏等。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