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机制 增内涵 惠民生 新野县稳步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
本报讯 (记者乔晓娜 通讯员胡丰旺)2021年,新野县建设紧密型医共体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营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深度协作、共同发展的服务格局,实现“县强、乡活、村稳”目标。 一是统筹规划县域医疗结构布局和资源调配。新野县坚持把建设医疗健康服务集团作为全面提升群众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树立全县一盘棋理念,制定实施方案,统筹规划县域医疗结构布局和资源调配,成立由县长任主任、分管副县长任副主任、县直有关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管理委员会,县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兼任县紧密型医共体办公室主任;积极构建协同医疗服务网络,分别设立县域3家二级医院、19家一级医院的两大医疗健康服务集团,制定集团管理章程和相配套的医保资金、财务、人事、药械等改革管理制度;县医保局、县卫生健康委联合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对新野县医疗健康服务集团实行打包支付,总额预算管理,建立“结余留用、超支不补”的激励约束机制。 二是加强对外交流及人才队伍建设。新野县以“提升服务能力、服务人民群众”为抓手,要求第一医疗健康服务集团县人民医院向国内知名医院借力,定期邀请多学科专家,到院进行授课带教、查房会诊、手术、业务指导;每年对学术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激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研究22项;开通绿色通道,招录33名优秀本科医学毕业生,实施人才储备。新野县要求第二医疗健康服务集团县中医院与南石医院协作共建重症医学科室、腔镜治疗中心、不孕不育和遗传病专病联盟、河南省生殖医学专科联盟,进一步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拓宽诊疗范围。 三是启动紧密型医共体信息化建设项目。新野县要求全县医疗卫生单位上与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联合,下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通,开展远程心电、影像等会诊服务,构建协同救治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深度协作、共同发展,初步形成“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的分级诊疗新格局;同时,选派业务骨干兼任乡镇卫生院院长、乡镇卫生院总护士长,帮扶乡镇卫生院开展规范化诊疗工作。 四是强化专科建设,确保服务水平。新野县人民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标准,建设县域医疗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慢阻肺管理中心通过国家认证,成为全市脑卒中、胸痛急救地图医院;肿瘤科、心血管内科、妇科被评为河南省县级临床重点学科,泌尿外科、胸外科、急救医学科等多个专业达到市级先进水平;创伤救治中心、危重孕产妇就诊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创建完毕;建成全省最大的县级血液净化中心。 五是坚持发挥医疗服务集团优势,更好地服务群众。新野县要求第一医疗健康服务集团县人民医院、第二医疗健康服务集团县中医院成立专家团队,根据签约群众的健康状况及患病情况,分别明确相应的帮扶医生,进行用药指导、慢性病诊治,更好地开展服务,满足群众需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新野县2个医疗健康服务集团统筹调配全县力量,组建39人的治疗专家组、15人的流调组、60人的消杀组,全力确保收治率,提高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以党员志愿者、共青团志愿者为主体,组织健康科普小组,进村入户为群众讲解“健康素养66条”等,引导广大群众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自觉养成健康、有益的生活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