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三版:南阳聚焦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三版:洛阳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初心 仁心 匠心——河科大一附院史素玲的“三心”故事
“恩人,可把您盼来啦”——乔振纲教授随访患者侧记
更清晰 更精准 更有保障——豫西首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写真
1
11 1 2021年5月27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恩人,可把您盼来啦”——乔振纲教授随访患者侧记
 

“恩人,可把您盼来啦”
——乔振纲教授随访患者侧记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艾金宝 常文征 文/图

5月18日上午10时许,在宜阳县盐镇街头,75岁的田某看到我们的车子后,快步迎上前来,一边紧紧地拉着乔振纲教授的手,一边热情地把我们迎到他的家中。
    田某是我们当天跟着乔振纲教授随访的第一个患者。乔振纲教授是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途中,乔振纲教授向我们简单地介绍了该患者的诊疗经过:2018年9月16日,田常青因吞咽困难做电子内窥镜检查和病理检查,被确诊为鳞状细胞癌。患者惧怕手术和化疗,求诊于乔振纲。乔振纲望闻问切,仔细诊察,给予“益气扶正,健脾和胃,疏肝理气,化痰活瘀,利咽通噎,软坚散结,解毒抗癌”之剂。连服200余剂,田某饮食显著增加,面色较以前红润,喜不自禁;再治时仍遵循以上原则,并且把药物加工成细微粉剂,每日按量服用,坚持至去年年底,诸症皆消,已恢复正常体力,能劳动。
    今年4月7日,田某到某三甲医院进行食管造影,结果证实其消化道癌灶已消失。这让田某激动不已。
    “本案中值得点赞的是,当连续服用汤剂200余剂,获显著之效时,再治时将剂型改为细微粉剂,一则体现‘重症远谋,轻剂缓图’之意;二则价格低廉,服用方便,省钱省事,患者坚持治疗一年半,花钱不足8000元!”乔振纲教授说。
    田家的四合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客厅内收拾得整整齐齐。我们坐下来后,田某和老伴又是沏茶又是拿水果,十分热情。
    面色红润的田某说:“恩人,可把您盼来啦!您是我们全家信得过的好中医。10多年来,我们全家,包括我的亲戚有病,都会找您!在我们心中,您是患者健康的保护神啊!”
    下午1时30分,我们来到随访的第二站——洛阳市涧西区广州市场某家属院食管癌患者胡某家中。胡某和老伴也是早早地在大门口等候。老两口均年近八旬,但精神矍铄,满面笑容。我们一进屋,他们就沏好茶水,端上水果,硬塞到我们手中。
    2019年12月,胡某感觉咽部有异物感,吃饭时吞咽困难,当地医院按慢性咽炎治疗数月,没有效果。去年3月6日,她在市区某三甲医院做食管镜检查,被确诊为食管癌,因癌灶位置较为特殊,加上有心脏病和糖尿病,体质较差,难以手术,也不敢放化疗。
    2020年5月6日,乔振纲教授接诊胡某后,在扶正固本、整体调理的前提下进行疏肝利咽、化痰散结、启膈通幽、解毒抗癌,而且“轻剂缓图,从长计议”。胡某坚持服药至今,体质日渐增强,病情日益好转,现吞咽功能已经恢复正常,能从事一般的家务劳动。
    78岁的胡某抹着眼泪,对我们说:“俺这病就是俗话说的噎食,一般三五个月就没命了,可我从得病到现在已经一年半了,还能好好地活着……”
    谈话间,乔振纲教授的手机铃声不停地响起,原来是两个专程从外地赶来求诊的患者在他的工作室等着,需要他赶回去。一天的随访就此结束。
    临别时,乔振纲教授动情地对我们说,中医不但能治一般的病,而且能有效治疗大病、疑难病和重危病。当前,党中央从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提出并制定“保护中医、支持中医、发展中医、振兴中医”的一系列决策,是多么及时,多么正确,多么英明!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