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南阳聚焦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八版:杏林
 上一版  
丁香
立夏节气话养生
常用中药材的储存方法
中药的正确煎煮方法
1
11 1 2022年5月17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常用中药材的储存方法
 

常用中药材的储存方法
□杜 蕾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中药饮片也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必备之物,很多人会购买、储存一些中药材用于养生保健、防病治病。有的中药材“越陈越好”,比如陈皮,一般需要存放5年以上,药效更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中药材都可以无限期保存,有的中药材因保存时间过长或保存方法不当,会质量下降,药效降低,不仅起不到保健养生作用,还会影响身体健康。因此,不要做“囤药族”,中药材最好用多少,配多少。
变质现象
    中药材若保存不当,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生虫
    易生虫的中药材主要是因为含有淀粉、脂肪、蛋白质、糖类和挥发油等。这类中药材多为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树皮,以及动物的骨、甲、皮、筋和昆虫干体等。
发霉
    即中药材上寄生、繁殖了霉菌。在发霉的中药材上,往往能看到许多毛状、线状、网状斑点,这是各种不同霉菌孢子萌发的菌丝。中药材发霉可使其成分受到破坏与分解,当中药材含水量在10%以上,空气相对湿度超过70%,温度在20摄氏度~35摄氏度时,最易发霉。
泛油
    中药材泛油主要是因其含有脂肪、挥发油类,其中的油质产生酸败,或者某些含黏性糖质的中药材因受潮发热而在其表面出现油状物质。一般来说,中药材含油质多的,容易受温度的影响;含黏性糖多的,则容易受湿度的影响。此外,微生物的活动,也可能引起泛油。
粘连
    有些中药材受热后容易粘连变形,如乳香、没药、朴硝、柿霜饼等。有些植物成分经蒸馏制成的结晶,如樟脑、冰片等,其结晶块、粒(片)受热后会加速挥发散失。蜂蜜、蜂蜡等,受热后则会膨胀发酵或变形融化。
储存方法
    枸杞子。含有糖类成分,容易吸潮粘连,可用袋子密封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因其含有色素,见光容易变色,最好避光保存。五味子、山茱萸等果实类中药材的储存方法同枸杞子。
    参类。人参、西洋参、高丽参等贵重中药材,可干燥后装在木盒或瓷瓶内密封,或与少量花椒放入密封袋内保存,也可放入冰箱中冷藏,应注意不要冷冻。
    芡实、薏米、山药。这类中药材含淀粉多,在储存保管中极易生虫,可将蒜瓣儿用纸包好(在纸包上扎小孔,让蒜瓣儿气味扩散),放在其中即可起到良好的防虫效果,也可将中药材装入密封盒中存放。
    菊花、玫瑰花。花类中药材建议在阴暗处保存,防止变色,可以放在铁盒或陶瓷罐内加入干燥剂保存。
    阿胶。可装入双层塑料袋内封口,置阴凉干燥处保存,夏季最好存放在密封的生石灰缸中。
    杏仁、桃仁、酸枣仁。这类果仁含有油脂,容易走油变味,可放在密封盒中保存,也可同时放入花椒或蒜瓣儿,防止生虫。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中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