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河南医政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中风的诊疗要点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中医辨治思路
从多维度展现中医药文化夜市的魅力
浅析“生病起于过用”
1
11 1 2022年10月11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中医辨治思路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中医辨治思路
□张 榜

   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累及主动脉及其分支和(或)肺动脉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该病病程发展缓慢,多发生于青年女性,临床上多以局部动脉狭窄或闭塞所致缺血为主要表现,因其受累动脉不同,所引起的主要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对此,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崔公让认为,应该注重整体,突出局部,才能做到标本兼治,从而取得较好疗效。笔者有幸长期跟随崔老师侍诊,现将其诊治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辨治思路进行整理,具体内容如下。
    根据受累血管不同,可将患者分为4种类型:头臂型,临床以头晕、头痛、视物不清、上肢乏力等为主要表现;胸腹主动脉型,临床上以头晕、心悸、干咳、下肢发凉、血压升高等为主要表现;肾动脉型,临床上以顽固性高血压为主要表现;混合型,可出现以上2种、3种类型的临床症状。
病因病机
    多发性大动脉炎又称“无脉症”,中医学根据其证候将其归属于“脉痹”范畴。《黄帝内经·素问·痹论》中提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痹……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的观点,《奇效良方》亦提出“脉痹,血道壅塞”的观点。对此,崔老师认为,该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于濡养,形成气血两虚,外邪乘虚而入,经脉痹阻,脉道不利,导致气血亏损,阴阳失和而致;或脾肾阳虚,素体畏寒,复感寒湿之邪,内生成痰,瘀阻经脉,气血不畅而致。故从“虚”“瘀”论治,以补气生血、活血化瘀为治疗总则,即遵循《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的治疗法则。
辨证论治
    一是辨证分型:在临床上,崔老师将多发性大动脉炎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脾肾阳虚型:可见面色发白,头晕目眩,畏寒喜暖,肢冷乏力,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腻,脉沉细。治宜温肾健脾,通经活络,方用通脉活血汤加减,可加细辛、制附片等温阳之品。2.气虚血瘀型:可见面色无华,头晕目眩,低热不退,身倦沉困,肢体麻木,胸闷,舌质淡或暗、苔白腻,脉沉细。治宜补气养血,活血化瘀,方用通脉活血汤加减。气虚偏重者加黄芪,血瘀偏重者加水蛭等。
    二是方药解析:崔老师自拟通脉活血汤治疗此病,处方为当归、丹参、鸡血藤、炮山甲、黄精、玉竹、陈皮、薏苡仁、甘草。当归为血中之气药,可祛瘀生新;丹参“能破宿血,补新血”,《本草正义》中提出“丹参,专入血分,其功在于活血行血,内之达脏腑而化瘀滞,故积聚消而癥瘕破,外之利关节而通脉络……”的观点;鸡血藤既能补血行血,又能舒筋活络,故血虚、血滞之手足麻木、疼痛、腰膝酸痛,以及内湿痹痛均可以治之。三者合为君药,可行血补血,化瘀通络。炮山甲味咸,微寒,入肝经血分,性善走窜,专于行散,活血散瘀之力强;黄精可滋肾、补脾益气;玉竹能养阴、润燥、除烦、止渴。三者合用以补肾健脾,益气活血化瘀,均为臣药。薏苡仁、陈皮可燥湿、理气、健脾,共为佐药。甘草可调和诸药。本方立足于崔老师所提出的“周围血管疾病以瘀论治”的原则,行血补血以舒筋活络,益气温阳以化瘀,诸药合用,可取良效。
   三是其他疗法:若头晕,肢体乏力,畏寒严重,可配合应用扩张血管药物,以改善团塞血管远端血供,可取得满意效果。
    综上所述,崔老师强调,待病情稳定后,可长期服用补气活血通脉丸(院内制剂),每次10克,每天3次,以巩固治疗效果。
    (作者供职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