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海洋里的细菌是怎么感染人的 |
|
海洋里的细菌 是怎么感染人的 □邱 实
半个月前,我接诊了一位41岁的男性患者,他腿部脓肿,已经进展为脓毒症休克,用着大剂量的升压药物,心率快,呼吸快。一个正值壮年的男性,到底感染了什么?怎么会这么严重? 我晚上在家看微信工作群的信息,映入眼帘一张让人惊讶的照片,一双被撑开的眼睛,巩膜黄灿灿的,从脚部到膝关节的皮肤呈褐色,还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水疱。这是那个脓毒症休克的患者,紧接着看到后面的信息说这个患者进行了气管插管,上呼吸机了,后来呼吸循环维持不住,又上了ECMO(体外膜肺氧合),到底是什么感染进展这么迅速,给我的第一反应是一些毒性很强,会出现严重中毒反应的感染,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等。 第二天,我来到医院,患者住进了负压病房,看起来还很年轻,经气管插管,ECMO在转着,双下肢还有水疱、溃烂、黑痂。我皱起眉头,一脸惊愕。听到床旁护士正在交班:“他是喝了酒又吃了一顿海鲜后,出现恶心,第二天发现双下肢肿胀、疼痛,趾端青紫,高热,然后去了当地医院治疗,很快出现意识不清,呼吸困难,血压也不正常。昨天,患者来到这就上了呼吸机,后来还是不行,就上了ECMO。” 发热、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放在一起,就是典型的脓毒症。脓毒症是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常见的疾病,是一种由机体对感染反应异常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既然是感染,那感染源在哪里?寻找感染源是我们接下来最重要的工作,昨天患者收入之后第一时间留取了血液及疱液,进行微生物培养及NGS检测(高通量测序技术);同时给患者做了气管镜,采集肺泡灌洗液培养,还留取了尿液培养,给予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一天后,NGS检测机构给我们发来了检查结果:“初步确定是感染了创伤弧菌。” 创伤弧菌属类弧菌科,或称为海洋弧菌,是一种栖息于海洋中的细菌。广泛分布于近岸海域的海水、海洋生物的体表和肠道中,是海水和许多海洋生物的有益菌群成员,是许多养殖虾类和鱼类的重要病原菌。 创伤弧菌大多生长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且自然生存于河海交界处,需要有一定的盐分和适宜的温度才可生长。人如果通过伤口接触含有创伤弧菌的海水,那么细菌会在伤口上繁殖造成感染,也可经口感染导致胃肠炎。经伤口感染时可导致蜂窝织炎及骨髓炎等多种炎症,甚至组织坏死;经口感染时常导致菌血症或败血症。如果感染创伤弧菌后不及时治疗,病死率很高,症状包括呕吐、发热、腹泻、低血压、肿胀和疼痛等,严重时还会导致肌炎和肌膜炎,需要尽快使用抗生素治疗。进一步可能会引起多脏器功能障碍,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导致死亡。 创伤弧菌常常侵袭一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这位患者恰恰是一位Ⅱ型糖尿病患者。所以免疫力是我们身体抵抗一切外来微生物最强劲的盾牌。无论是平日里的感冒,还是近几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病毒,最先侵袭的都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针对创伤弧菌引起的严重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我们首先要进行抗菌药物应用,清除病灶是基础,因为患者已经出现肢体化脓坏死,为了挽救生命,需要为患者进行截肢手术。而针对全身多器官的功能损伤,我们只能对症支持治疗,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ECMO心肺支持,床旁血滤清除炎症因子,解决无尿问题,间断的血浆置换来纠正肝损伤。患者全身症状严重,手术风险极高,手术后效果也不确定,最终离开了这个世界。 一次很平常的喝啤酒、吃海鲜,就这样夺去了一个生命。就如同吃了冰箱里隔夜的西瓜和剩菜,导致腹泻不止,最终感染性休克一样,一切都看似平常,最终都演变成了不可挽回的结局。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清洗处理海鲜时要小心,进食海鲜时一定要煮熟。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