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PDF版查看  第五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六版:基层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四版:卫生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乡村的年味
过年话童趣
让春节与健康相伴
书画作品
爆竹声喧
1
11 1 2023年1月19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乡村的年味
 

□李河新

 

   当我们迈进腊月门,迎来一场雪,就意味着农历新年开始倒计时了,从这一天起,年味会一天比一天浓厚。村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忙年”“备年”,杀猪宰羊、腌制鸡鸭鱼肉,等候在外打工的游子归来。
    大集上喧腾了,人头攒动,购买年货的人如潮水般上涌。鲜亮的排骨、冒着热气的羊肉、活蹦乱跳的鲤鱼,各种各样的食物、衣服、鞭炮、对联,成了人们的抢手货。卖蔬菜的白叔遇到了邻村的亲家,拿着一把芹菜塞进了亲家自行车的车篮里。
    卖完白菜萝卜的乡邻们,趁着一年农闲时节,围坐在老徐家的墙根,笼一堆篝火,烤着花生、红薯,唠着家常,晒着暖阳,让寒冷的冬天多了几分生机盎然。
    90多岁的白奶奶坐在炕头,穿着花袄,戴上老花镜,拿着小剪刀,沉浸在剪窗花的艺术构思和创作中。一张张红绿纸,在白奶奶灵巧的手里,变成了一个个吉祥的图案,仿佛赋予了它们鲜活的生命。
    刚进门的媳妇翠花,将黄豆用清水过滤,放进瓦盆,靠近火炉,蒙上布盖好,每天给黄豆换水。过不了几天,黄豆芽就发好了,用清水漂出豆衣,将黄豆芽用金黄色的花生油翻炒,再放点葱、姜等配料,原汁原味的香醇,吃得一家人红红火火。
    “娃娃娃娃你别闹,进了腊月就放炮。”果不虚言,放寒假的孩子们如幼兽出笼,大街小巷成了他们玩耍的主场,有的在村文化广场打篮球,有的在翻单杠,有的在踢鸡毛毽子。几个调皮的男孩躲在戏台旁,点几枚二响炮,吓得女孩们捂起耳朵尖叫。
    在“小寒大寒,抱团取暖”的时节,老羊倌宰羊了,他先把羊头、羊肝、羊肠等羊杂洗干净,热水滚煮一下,再去沫换水,放上葱、姜、蒜、花椒、料酒等配料,大火煮开,换小火慢炖,过1小时左右,一大锅热腾腾的羊杂汤就出锅了。老羊倌邀上左邻右舍,吃着羊杂,喝着小酒,几杯酒下肚,人们脸上的表情舒展开了,全身由内向外都暖洋洋的。
    到了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开始包饺子,蒋大妈翻出窖藏的白萝卜,配上肥肉相间的五花肉,再加点大葱、生姜,淋上花生油、香油,再用酱油上色,撒上用擀面杖碾碎的干锅焙的花椒八角面儿。这样的饺子馅儿离着几米远就闻得见香味。
    包饺子用的面粉是老王哥进了腊月后去庙王村的小磨坊磨好的,他特意叮嘱磨坊主多脱一层皮,这样的面粉比往常白细了许多,包出来的饺子白嫩、劲道,又不失麦香。王大妈包的饺子肚子鼓鼓的,边沿薄薄的,像月牙,像小船,又像元宝。热腾腾的饺子盛在盘子里,旁边再配上一碟芥菜丝和腊八蒜,无须喝酒,也同样会让人爽得浑身畅快。
    春联、福字、红灯笼;鞭炮、年糕、年夜饭。贴上对联,福字请到,锣鼓敲起来,秧歌扭起来,就连风里也含蓄地表达出些许暖意。我长大后,为生活奔波,离故乡渐远,全家人一起吃饭的机会越来越少。但每到新年,我都会想起母亲,她拿出平时压在箱底舍不得花的血汗钱,为我们在油灯下做新衣,给我们的枕头下放压岁钱。装一兜高粱糖,包一锅饺子,在大年三十的夜晚,一家人坐在火炉边,翻滚的饺子,就像母亲的呼唤。
    熟悉的家,熟悉的路,熟悉的家人们听到熟悉的话语,年近了,春天也不远了。
    (作者为平顶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驻鲁山县辛集乡白村第一书记)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