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血压高 竟是肿瘤作怪 |
|
本报记者 冯金灿 通讯员 王晓凡 35岁的萌萌(化名)饮食习惯无异常,可血压却高得离谱,检查后发现罪魁祸首是肿瘤。近日,河南省肿瘤医院多学科团队成功为她完成了保留肾脏的高难度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目前,她已顺利出院。 萌萌和家人常年在外地工作生活。最近两年来,她一直有头疼、头晕的毛病,坚持吃降压药却效果欠佳。2022年年底,萌萌头疼、头晕症状突然加重,血压高达180/16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322帕),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左侧肾上腺占位,肿瘤直径达5厘米。 萌萌四处求医,均被告知手术无法保留肾脏。后经多方打听,萌萌和家人找到了河南省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杨铁军。 经过详细检查,杨铁军判断患者患有嗜铬细胞瘤。这是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肿瘤,其分泌的大量儿茶酚胺会使患者血管收缩,导致血压波动、心律失常、性格易怒等,会对心脑血管、肾脏、眼底造成损害,还会引发急性心衰、脑出血等,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隐藏在患者肾上腺里。 “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案。”杨铁军说,“但是风险较大、困难重重。” 第一重困难是保肾难度大。萌萌的肿瘤与肾动脉、肾静脉关系密切,术中极易出现大出血,大出血后就只能切肾止血保命。 第二重困难是患者血压不稳定。手术切除肿瘤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挤压和刺激到肿瘤,导致患者全身血管剧烈收缩从而引起严重的高血压;停止挤压又会引起血压下降,“过山车式”的血压波动,可能会使患者出现脑血管破裂等情况。这对医务人员手术操作精准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河南省肿瘤医院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科副主任李长生说,由于肿瘤分泌大量儿茶酚胺,使患者血压、心率极不稳定。第三重困难就是在手术摘除嗜铬细胞瘤的瞬间,原本分泌旺盛的激素迅速回降,收缩的血管突然扩开,极易出现血容量不足、血压骤降、严重的心律失常等状况,为术中麻醉带来极大挑战。同时,围手术期的不稳定血压,也增加了护理难度,这是第四重困难。 面对如此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术,杨铁军团队进行了详细的术前讨论,预设了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最终科学设计了个体化的后腹腔手术入路计划,在完善术前扩容、降压等准备后,微创实施了腹腔镜左侧肾上腺肿瘤及左肾门淋巴结切除术,不仅完整剥离与动脉、静脉关系密切的肿瘤,还未造成肿瘤因受外力挤压导致心律剧烈波动。手术历时两个小时,全程患者血压、心率平稳,达到了不出血、不切肾的理想效果。 术后,萌萌恢复良好,血压恢复正常,头晕、头疼的症状消失,平稳度过围手术期,目前已康复出院。 杨铁军提醒,得了高血压,特别是药物难以控制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及时来医院查明原因,查查肾上腺,也许是肾上腺肿瘤在作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