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产后漏尿怎么办 |
|
□吕 倩
有的产妇由于在打喷嚏、咳嗽、大笑时会不小心尿出来,戏称自己变成了“移动花洒”,甚至有时提重物都难逃漏尿的“魔咒”。其实,这些难以启齿的“小秘密”,很多产妇都经历过。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产后漏尿呢?产妇为什么需要做盆底功能筛查和盆底肌修复呢? 一般在产后42天去医院复查的时候,产妇都会被医生建议做盆底肌修复。这是因为大部分产妇产后都会面临不敢大声笑、跑步、咳嗽、打喷嚏等情况。从医学角度来说,这种情况其实是由于盆底功能障碍导致的。 什么是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功能障碍是由于盆底支持结构缺陷薄弱、损伤及功能障碍等多种因素造成的盆腔脏器移位并引起各种盆腔器官功能异常的疾病。近年来,盆底功能障碍已成为严重影响女性健康的突出问题。 什么时候做盆底肌康复 对于盆底肌来说,妊娠和分娩无疑给了它一次重创,是引发盆底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妊娠期间,由于胎儿不断发育,作用在盆底肌上的力量也随之增大,盆底肌的弹性极限受到挑战。 在我国,每5个成年女性中,就有2个正在经受漏尿的折磨;每10个分娩过的女性中,就有2个深受器官脱垂的困扰,随着患者年龄越大,问题也会越来越多。 许多女性都遭遇过尿失禁、便秘、阴吹、阴道口未关闭、子宫脱垂、阴道前壁膨出、阴道后壁膨出等问题,这些都与盆底功能障碍有关。围产期是盆底功能障碍发病的高峰时期。因此,产后是防治盆底功能障碍的重要阶段和最佳康复时机。 如何治疗产后漏尿 1.凯格尔运动。 产妇有意识地对肛提肌进行自主性收缩锻炼,以增加尿道、阴道及肛门的阻力,增强控尿能力。大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凯格尔运动对预防妊娠期及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作用显著。 2.电刺激仪器治疗。 电刺激是一种被动的盆底物理康复方法,通过放置于阴道、直肠或皮肤表面的电极,给予不同强度的低频电流,刺激阴部神经、盆腔神经及肌肉,增强女性盆底肌肉的收缩强度和弹性。 3.盆底肌修复手法。 关于产后尿失禁问题的精准修复手法及训练,最好的方法是仪器与手法相结合。盆底肌修复手法是由治疗师找到患者疼痛、挛缩、紧张、条索样改变的“扳机点”,拉伸和按压盆底肌及肌筋膜触痛点,提高患者肌肉本体感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组织增生,松解组织粘连,激活盆底肌正确收缩,恢复损伤组织的功能和结构。 总之,产后漏尿的主要原因是盆底肌松弛或损伤,修复盆底肌的“黄金时期”是产后42天~1年。如果没有及时做盆底肌修复,盆底肌始终处于受损状态,不仅会增加生殖道感染的概率,还会引发多种妇科疾病。因此,产妇应重视盆底功能检查,及时进行盆底肌康复。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病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