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五版:医技在线
PDF版查看  第六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四版:妇幼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家长要警惕儿童精神异常
新生儿黄疸知多少
如何预防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流脑的症状及预防
肥胖对生育的影响
什么是NT检查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1
11 1 2023年3月18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新生儿黄疸知多少
 

□王海丽

   许多新手父母都会问医生这个问题:我家宝宝的黄疸要紧吗?需要治疗吗?为了避免家长过度担忧,今天我们聊一聊关于新生儿黄疸的那些事。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疾病,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以双眼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为特点。大多数新生儿黄疸是生理性黄疸,但早产、感染、酸中毒、缺氧等情况均可造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典型症状
    轻者仅面部、颈部皮肤颜色发黄,重者可蔓延至躯干、四肢和巩膜,以及粪便颜色发黄,但尿液颜色不黄。其中,一部分患儿还有轻度嗜睡、食欲下降等症状。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生理性黄疸  足月新生儿出生后2天~3天或者早产新生儿出生后3天~5天出现皮肤黄染症状,一般1周~2周消退,也可能持续45天左右。母乳喂养的新生儿,黄疸可能会持续几个月,如果黄疸数值在正常范围内可不予处理。
    病理性黄疸  足月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以内出现黄疸,早产新生儿在出生后48小时以内出现黄疸;黄疸程度较严重,血清胆红素超过同日龄正常新生儿的平均值,或每天上升超过85微摩尔/升;黄疸进展快且持续时间长,足月新生儿超过2周以上,早产新生儿超过3周,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伴有其他临床症状,或血清胆红素大于34微摩尔/升(2毫克/分升)。
治疗方法
    蓝光照射 蓝光照射是一种非常简单而有效的方法。非结合胆红素在光的作用下,转变成水溶性异构体,经胆汁和新生儿的尿液排出体外。日光灯或太阳光照射也有一定疗效,故适当晒太阳也可以帮助新生儿消退黄疸。
    药物治疗 口服益生菌或静脉注射使用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
    换血治疗 主要用于治疗溶血性黄疸和急性胆红素脑病。
    其他治疗 防止新生儿低血糖、低体温,纠正新生儿缺氧、贫血、水肿和心力衰竭等。
如何预防
    孕妇需要做好孕前体检;注意围产期保健,避免早产;避免使用镇静剂、麻醉药物等;避免吸烟、酗酒,严禁吸毒。
    早产新生儿应该在监护室中观察,等到可以正常吃奶、体重增加、身体状况稳定了再出院。
注意事项
    早干预:“三早”(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是非常重要的。
    多观察:经常给新生儿测黄疸。
    饮食注意:建议家长给新生儿补充充足的水分,因为小便过少不利于胆红素排出;口服益生菌制剂,如妈咪爱、金双歧等,这些药物可以使胎便尽早排出;茵栀黄口服液可以起到清热解毒、利湿祛黄的作用。
    观察排便情况:家长除了注意新生儿饮食,还要多观察其大便、小便颜色;如果大便呈陶土色,应考虑病理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所致;如果发现尿液特别黄,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尤其是早产新生儿,要多做抚触按摩,这样可以促进黄疸消退,减轻黄疸对身体产生的不良影响。
    黄疸时间延长不必恐慌:新生儿住院期间出现黄疸,医生会帮助其判断黄疸类型。新生儿出院后,如果出现黄疸加重或皮肤、巩膜黄染的情况,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复杂,且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诊断需要结合多种因素综合考虑。
 (作者供职于商丘市中医院新生儿科)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