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五版: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六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第四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如何预防甲流
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及治疗
流感疫苗知多少
心房颤动的相关知识
如何预防肺结核
科学防治肺结节
1
11 1 2023年3月23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科学防治肺结节
 

□陈萍

 

   近期,有咳嗽、胸闷或气喘症状来医院做胸部CT(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查的患者增多,肺结节的检出率也明显上升。
    有关研究结果显示,40岁以下的人,肺结节的检出率低于3%;而60岁以上的人,肺结节的检出率高达50%。对一部分高危人群进行筛查,肺结节的检出率为10%~20%,发生恶变的概率为4%~10%,并且肺结节越大,患肺癌的风险越高。
    肺结节直径大于1厘米时,恶性肺结节的概率达50%~60%。筛查是早期发现肺结节的重要途径,精准防治是延缓肺结节进展,预防其向肺癌转化的关键。
什么是肺结节
    肺结节是肺部实质内直径不超过3厘米的局灶性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为慢性疾病的一种,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出现咳嗽、胸闷、胸痛、气短、乏力等症状。
    肺结节根据数量可分为孤立性结节和多发性结节,即单个结节为孤立性结节,2个以上为多发性结节;根据大小可分为小结节和微小结节,即直径为5毫米~10毫米为小结节,直径小于5毫米为微小结节;根据密度可分为实性结节、部分实性(混合磨玻璃结节)和亚实性结节(纯磨玻璃结节),亚实性结节又可分为部分实性结节和磨玻璃结节。随着患者年龄增长,磨玻璃结节的检出率明显增加,部分实性结节、纯磨玻璃结节和实性结节的恶性率分别为63%、18%和7%。
    目前,判断肺结节是否会癌变,需要依据肺结节的大小、密度、形态、生长部位和增长速度而判定。
发病因素
外因方面
    1.环境污染:如雾霾中的铅、汞等元素,工业毒气,电离辐射,厨房油烟及各种刺激性的厨卫清洁用品等,容易损伤肺脏,使其发生病变。
    2.空气污染和职业暴露:如石棉、铍、铀、氡、煤炭及生物燃料等释放出的有害物质,容易损害身体。
    3.吸烟及接触二手烟:香烟中含有多种有害化合物和污染物,会破坏人体呼吸系统,诱发肺结节。
    4.酗酒:饮酒后,酒精会刺激人体呼吸系统,降低身体的免疫力。
    5.饮食不良:熏制食品及腌制食品中含N-亚硝基化合物或霉菌毒素,油炸食品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膨松剂及色素等,都会增加肺结节的风险。
内因方面
    1.年龄:老年人肺结节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青年人,可能与老年人自身免疫力及抵抗力低有关。
    2.性别:女性高于男性,与女性的基因及经常接触烹饪时产生的厨房油烟有关。
    3.体质:肺部结节的产生与体质偏颇有关,气虚质、阴虚质、气郁质、湿热质是肺结节的易发体质。
    4.遗传:肺结节具有遗传易感性,可能与多基因和环境等因素有关。
    5.情志失调:情志过度兴奋或过度抑制,可致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失调。
    6.感染和其他疾病:肺部疾病史、慢性炎症、结核、肿瘤史,以及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都会导致相应的脏器损伤,使身体的抗病能力下降。
哪些人需要做常规筛查
    年龄超过40岁,每年吸烟超过20包,或曾经每年吸烟超过20包,戒烟时间不超过15年者;长期被动吸烟者;环境、高危职业暴露者;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者;慢性阻塞性肺炎、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有肺结核病史者。
筛查出肺结节应如何管理
    初次检出实性结节或部分实性结节,并且直径小于6毫米时,可每年复查1次低剂量CT(计算机层析成像);当实性结节直径为6毫米~8毫米,或部分实性结节超过6毫米,而实性成分小于6毫米时,可相隔6个月复查低剂量CT;当实性结节直径为8毫米~15毫米时,或部分实性结节直径超过6毫米、实性成分介于6毫米~8毫米时,可3个月复查低剂量CT或PE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当实性结节直径大于15毫米时,或部分实性结节中实性成分超过8毫米时,并且恶变可能性较低者,可相隔3个月复查低剂量CT,恶变可能性较高者,需要进行常规剂量胸部增强CT或PET,以及活检进行判断,决定后续的治疗。
如何预防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首先要远离雾霾、工业毒气、粉尘等,出门应佩戴口罩,室内定期开窗通风;其次要戒烟、戒酒,以及避免被动吸烟;再次要加强肺功能锻炼,可通过慢跑、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改善肺活量,提高身体免疫力;最后饮食起居要有规律,饮食方面要注重食材的新鲜度和多样化,按时三餐、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平时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粗粮等,少吃油炸、辛辣刺激性及熏制、腌制食物。起居方面应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肺经运转和毒素排出。
    科学健康宣教 通过发放宣传卡片、健康教育手册等形式,让患者科学认识肺结节;还可以通过视频、网络等途径进行宣教,增强健康意识,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之目的。
    改善偏颇体质 体质是由先天与后天共同决定的。气虚质、阴虚质、气郁质、湿热质患者肺结节的发病率较高,可通过调理体质,纠正体质偏颇,使身体微环境趋于平和,预防及降低肺结节的风险。
    肺结节临床表现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故诊治也较为棘手。肺结节无特效药物治疗,一般在早期进行随访观察,中间会存在治疗的“空窗期”。在随访期间可借助中医“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优势,截断并扭转其发展态势,平衡身体气血阴阳,以此可消除或控制其生长,防止炎性向癌变转化,降低肺癌风险。
    (作者供职于开封市中心医院中医科)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