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洁琼
目前,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都很高,严重危害群众的健康。其中,有21%~38%的卒中患者伴有失语症状,这是由于脑血管疾病损伤大脑语言中枢系统,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交流障碍。 什么是失语症 失语症是指大脑语言功能区、补充区及其联系纤维的损伤,造成了口语和(或)书面语的理解、表达过程的信号处理障碍,表现为获得性语言功能减退、丧失的一类语言障碍。患者在意识清楚、无精神障碍及严重智力障碍的前提下,无视觉及听觉损伤,也没有口、咽、喉等发音器官肌肉瘫痪及共济运动障碍,却听不懂别人的说话的意思,也说不出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不理解也写不出病前会读、会写的句子。 对此,中西医有哪些治疗方法?运用中医理论来分析,卒中患者失语症发病机制为风、火、痰、瘀凝结,心主神明,心气通于舌,心神失养,从而致使患者语言不利。针灸可通过整体、双向调节作用于卒中原发病灶,促进局部水肿消退,刺激梗死部位神经再传导,促进局部血液再循环,使卒中患者的语言中枢得到恢复,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 中医治疗方法 一是刺灸方法,舌三针:取靳三针(靳三针是指每次取穴三处的针刺疗法,发明人为靳瑞,故称靳三针)穴组中的舌三针,即舌针。二是按摩哑门穴至产生气感,即局部有较强的酸胀感觉,并伴有轻微的痛感。三是头皮针+眼针是基于中医脏腑经络理论,在相应头皮和眼部区域定位后进行针刺的一种常见中医治疗手段,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对失语症治疗效果尤为显著。 西医治疗方法 语音训练 一是患者可通过照镜子检查自己的口腔、嘴部动作是不是与治疗师做的动作一样。二是模仿治疗师发音。三是治疗师画出口形图,告诉患者舌、唇、齿的位置及气流的方向和大小。 理解训练 一是单词的认知和辨别,根据失语症的严重程度出示相应的物品图片,说出1个、2个及3个物品的名称后,让患者指出相应的物品图片。二是语句理解。治疗师根据失语症患者的病情,说出其中一个物品的功能或者所属范畴,让患者听后指出来,或者用情景画进行对话。 口语表达训练 包括单词、句子及短文练习。一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可从最简单的数字、诗词、俗语、儿歌及歌曲开始,让患者机械地从嘴里发出声音,也可出示物品的图片进行命名训练,可通过单词头音、用途描述、手势等方法进行提示。二是复述。可复述单词、句子、短文。三是实用化练习。将练习的单词、句子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你渴的时候怎么办呢”,让患者回答。四是自发口语练习。看动作画,让其用口语说明;看情景画,鼓励患者叙述某日、某时身边发生事情的经过。 阅读理解及朗读训练 一是视觉认知。根据病情摆出相应数量的图片,将对应文字的卡片让患者看过后进行组合练习。二是听觉认知。视病情摆出相应数量的卡片,治疗师读出词后让患者指出相应字卡。三是朗读。先反复读给患者听,然后鼓励患者与治疗师一起朗读。四是句子、短文的理解与朗读。 总之,失语症患者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不同的时期通过采取有效、合理的中西医治疗方式,来改善受损部位的功能,能预防并发症、降低致残率,从而使患者丧失的功能尽可能得到恢复,顺利回归社会。 (作者供职于周口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