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产妇如何科学坐月子 |
|
□吕倩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从宝宝出生的那一刻起,产妇可能就在想怎样才能科学坐月子。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分娩后,产妇的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都发生了变化,各个器官都需要时间调整和恢复。一些潜在的病变可能会在产褥期被激化出来,也可能由产妇及其家属的护理不当而引起。因此,科学坐月子,对产妇的身体康复至关重要。 环境 产妇的卧室要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室内温度以24摄氏度~26摄氏度为宜,当室内温度过高时,可以开窗通风;同时,卧室的湿度不能过大,以55%~65%为宜。另外,无论是自然风还是空调的风,都不能直接吹在产妇身上。 洗澡 正常分娩的产妇,在分娩后2天~5天便可洗澡。产妇洗澡时要用淋浴,且时间不宜过长,每次5分钟~10分钟,水温在34摄氏度~36摄氏度为宜。如果产妇分娩时不顺利,出现出血量过多或有创口,以及平时体质较差,可以让家属早晚进行温水擦浴。 穿着 产妇的穿着应根据天气变化进行调整。天气太热时,产妇可以穿短袖和短裤,注意不要长痱子或中暑;出汗时要勤换衣服,避免着凉。 刷牙 产妇分娩后第二天就可以开始刷牙,应每天早晚刷牙或睡前用温水漱口,如果有吃夜宵的习惯,吃完后要再刷一遍牙。产妇出现牙齿松动的情况,并不是刷牙引起的,而是哺乳使体内的钙质大量流失引起的。因此,当务之急是补钙,而不是不刷牙。 活动 产妇如果是顺产,当天就可下床活动;如果是剖宫产,术后6小时才能下床活动,并且避免做猛烈的动作。产后适当活动,不仅有利于产妇下肢血液循环、及时排出恶露、锻炼腹部肌肉,还有利于体形恢复,防止子宫脱垂、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及肠道粘连。 注意事项 生活起居:产妇需要调理42天(产褥期);室内温度保持在24摄氏度~26摄氏度;合理饮食,保持清洁,注意休息;适量看手机、电视,保护眼睛;适当活动,进行产后康复锻炼。 饮食特点:应少食多餐,清淡饮食;食物荤素搭配,避免偏食;适量摄入具有活血功能的食品;坚持母乳喂养。 乳房护理:产妇每次哺乳前,可以轻轻按摩乳房,刺激乳房产生泌乳反射;哺乳时,应让新生儿尽量吸空一侧乳房后,再吸另一侧;若乳汁充足,宝宝吃不完时,应用吸奶器将剩余乳汁吸出,以免乳汁淤积,预防乳腺管阻塞及两侧乳房大小不同等情况;若宝宝吸乳不成功,则需要将乳汁挤出后喂养;哺乳期穿的内衣,避免过松或过紧。 产后检查:产后6周,产妇要去医院做产后健康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身体各器官的恢复情况及哺乳情况。 总之,产妇需要调养42天,在这段时间内,应避免劳动,夫妻更不能同房,避免给身体造成损伤。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病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