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河南医政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精神疾病的中医疗法有哪些
中医骨伤疗法的特色与优势
浅谈气滞血瘀证的辨证要点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中医药发展
1
11 1 2023年4月11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精神疾病的中医疗法有哪些
 

□陈振平

   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步加快,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加,在这一背景下,精神疾病的发生率显著升高。中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那么,从中医理论来分析病因,运用中医疗法来治疗精神疾病的效果如何呢?
病机和病因
    中医认为,人体能够调节自身的气血、津液和思维活动,如果调节功能损伤,则导致精神异常。病因指的是引发疾病的原因,是指致病的因素和条件,病机则是指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对于精神疾病的病因和病机,中医主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六淫侵袭  六淫也被称为六气,主要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因此,一般情况下不会致病。但是,在天气失常的时候会导致疾病发生,此时被称为六淫。其中,与精神疾病密切相关的主要为风、暑、火3种,人体虚弱时,风、暑或者燥火会乘虚而入,侵袭人体,诱发疾病。中医理论强调,精神疾病的病因病机主要为火热过亢。
    七情内伤  在人的精神活动中,七情属于正常的表现,主要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轻微精神状态异常并不会导致疾病发生。但是,如果七情明显超过界限或者长期受到刺激,且未及时处理、未正确引导,极易影响生理、脏腑、经络功能,导致精神疾病发生。
不良生活习惯
    中医理论强调,疾病的发生和生活习性有密切关系,精神疾病更是如此。一方面和个体承受的压力及受到的刺激有关;另一方面,如果个体不重视养生,过度消耗自身元气,不良饮食损伤脾胃或者肾功能,导致经络不通,也会形成精神疾病。思虑过度的人容易发生精神疾病,中医理论认为,思伤脾,心主火,心脏需要源源不断地为脾胃提供血液,思虑过度也会增加脾脏消耗能量,影响脑部功能,导致心气不足,致使无法控制自身情绪,心理状态失去平衡,产生精神异常现象。此外,睡眠不足,譬如长期熬夜等,不仅导致身体疲乏,还会加重不良情绪,比如焦躁、紧张、郁闷等,从而可能引发精神障碍。
治疗方法
    对于精神疾病,中医诊疗的核心方法有3种:一是疏通气机。气机畅通则可改善血流及脏腑功能,促使疾病有所好转。二是安神联合潜阳法。通过清浊邪、升清净之气,保障身体阴阳平衡,则可促进精神恢复到正常状态。三是改善脏腑经络之间的状态,譬如改善胃和肾的功能,解决生理问题,祛除胃寒、肾寒等症状,保持经脉畅通,从根本上治疗精神疾病。中医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有多种:一方面可通过口服药物调理气血、脏腑功能,还可以借助针灸、穴位按摩等方法辅助治疗。具体治疗时,需要辨证论治,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此外,在利用西药治疗的同时,辅助服用中药,还可以改善精神疾病引发的惊悸、癫狂、失眠、烦躁等症状,从而起到宁心安神的作用。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郓城诚信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