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红
目前,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治疗方法主要有注射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其中口服降糖药的方法较为常见。这些药物主要包括双胍类药物、磺脲类药物、格列酮类药物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这些药物具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且具有不同的用药方法。为了更好地降糖,应该怎样联用降糖药物呢?下面,我简单阐述一下。 磺脲类药物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联用 单独应用磺脲类药物,如果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或者只是发生餐后血糖高的情况,此时可以餐时联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能够降低餐后血糖。二者联用,能够改善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 磺脲类药物与双胍类药物联用 目前,双胍类药物与磺脲类药物联合应用较为多见。对肥胖患者,双胍类药物属于首选药物;对非肥胖患者,磺脲类药物为首选。如果单独用药不能对血糖进行有效控制,可以二者联用,能大大降低患者餐后与空腹血糖,且费用低。但是,在实际联用过程中,可能提高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概率,老年患者需要谨慎应用。 另外,因为上述两种药物都是经肾脏排泄的,可能增加患者的肾脏负担,所以需要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如果发生肾功能损害,需要及时对用药方案进行调整。 磺脲类药物与胰岛素增敏剂联用 对磺脲类药物单独使用不能良好控制血糖的患者,特别是并发高胰岛素血症的患者,需要联用胰岛素增敏剂。这两种药物联用能减少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问题,进而有效控制血糖。但是,在药物联用过程中,如果出现低血糖现象,需要减少使用磺脲类药物剂量。此外,在出现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后再应用胰岛素增敏剂,不能起到预期用药效果。 二甲双胍与胰岛素联用 两种药物联用能更好地降低患者的血脂和血糖水平,减少胰岛素用量。胰岛素应用剂量比较大且体重明显增加的糖尿病患者,适合联用二甲双胍,以此减少胰岛素剂量。对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后,还需要持续使用二甲双胍。 磺脲类药物与噻唑烷二酮衍生物类药物联用:这两种药物联用能够改善因磺脲类药物失效导致的血糖控制不佳,还可降低血浆胰岛素水平。对高胰岛素血症患者,这两种药物具有明显降低胰岛素水平的作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避免发生低血糖症状,需要尽量减少磺脲类药物实际应用剂量。 上面分析的都是两联降糖治疗方法。在实际用药过程中,如果应用两联降糖方法还是不能有效降糖,可应用三联降糖方法,如联用磺脲类药物、α-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药物,这种联合应用方法比较适合病情重、病程长、血糖高且不想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的患者。联用磺脲类药物、胰岛素增敏剂、双胍类药物,比较适合磺脲类药物与双胍类药物联用效果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泰安荣军医院药剂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