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 筠
当人们患病需要做手术的时候,还未进入手术室就会想到手术室很冷。这是因为大多数人对手术室是陌生的,进而对手术及手术室所采用的器材,产生恐惧、紧张心理,加上人体对周围的环境比较敏感,就会想到手术室是冰冷的。加之手术室的温度一般保持在22摄氏度~24摄氏度,这是做手术的适宜温度,因而患者会产生冷的感觉。 避免细菌繁殖 手术室是一个高度洁净的环境,温度和湿度都需要经过精心控制。其中,保持较低的温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防止细菌繁殖。 细菌是一种微小生物,需要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才能生长和繁殖。在做手术的过程中,如果环境温度较高,细菌就容易在手术部位滋生,增加手术感染的风险。因此,通过控制手术室温度,可有效减少细菌繁殖,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提高手术质量。 同时,清洁的手术室环境也是避免细菌繁殖的重要措施。定期清洁和消毒手术室,包括空气过滤、物体表面清洁和消毒等,都可以有效杀灭细菌,避免细菌繁殖。 患者应减少衣物 在做大型手术和全身麻醉手术时,患者通常需要脱掉大部分衣服,露出需要做手术的部位,可以方便手术操作。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在做手术过程中,需要避免衣物上的细菌污染手术区域。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前,衣物会接触到各种细菌,如果这些细菌在手术过程中进入手术切口,就可能导致感染。因此,脱掉衣物可以有效降低细菌感染的风险。 其次,患者完全脱掉或部分脱掉衣服,以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和满足麻醉需求。这是因为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进行精细操作,而衣服会干扰医生的操作,影响手术效果。 除此之外,全身麻醉手术需要避免患者因汗水等生理反应,而导致体温升高。若患者穿衣服较多、较厚,会导致患者在手术中出汗,增加手术的风险。因此,全身麻醉手术需要患者脱掉衣服,可以避免衣服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及患者的体温升高。 手术环境 首先,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容易出汗。这主要是因为在做手术时,医生需要穿着厚重的手术服和佩戴紧密的头罩,加上无影灯的照射和进行手术操作等,导致身体无法得到良好通风,从而引发出汗。 医生出汗会对手术产生一定影响。首先,汗水会降低医生的舒适度,影响其专注力和操作精准度。其次,汗水会导致医生的体温升高,增加其疲劳感和风险。最后,汗水还可能污染手术区域,增加患者术后感染的风险。 为了应对医生出汗的问题,有一些医院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比如使用专门的防汗带或吸汗头罩等。此外,在手术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性,并定时为医生更换干燥的手术服和手套等。 总之,手术室温度低有多个原因:避免细菌繁殖、方便手术操作及维持患者正常体温。同时,医生容易出汗也是一个很现实的因素之一。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医院需要精心控制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避免细菌繁殖,保持患者的体温稳定及解决医生的出汗问题。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