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医技在线
PDF版查看  第四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基层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八版:卫生文化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十三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四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六版:健康促进
 
第七版:乡医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正确认识肺动脉栓塞
先天性心脏病健康教育处方
胸痛的诊断与治疗
怎样预防心肌梗死
(儿科知识)
1
11 1 2023年12月14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先天性心脏病健康教育处方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导致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常见的先心病有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缩窄、法洛四联症等。
    先心病患儿可能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喂养困难、气促、易出汗、活动力差、生长发育迟缓等。紫绀型先心病患儿则表现为口周发绀、杵状指(趾),走路时常喜欢有下蹲动作。婴儿出生后,如果有颜面口唇、甲床青紫,往往为复杂先心病的表现。先心病的预防很重要。夫妻备孕时要保持身体健康、心情愉悦,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等)。特别是孕早期,孕妇要注意预防感冒及各种疾病的发生,发生疾病后要在医生指导下谨慎用药。在特殊情况下,医生会提出是否继续妊娠的建议。大多数先心病患儿如果得到及时治疗,不会对孩子产生太大影响。心脏畸形得到治疗后,患儿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生长发育。一旦错过治疗时间(多指学龄前),先天畸形带来的继发性改变,会让患儿病情变得复杂,后续治疗更加困难,治疗风险增加,甚至失去手术机会。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治疗,有助于患儿恢复身体健康,改善生活质量。
健康的生活方式
    患儿要预防感冒,避免感染;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防止交叉感染;可以适度运动,但要避免参加高强度和剧烈运动。
    家长需要悉心照顾患儿,保证患儿得到充分的休息,避免劳累。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
    饮食营养要卫生,避免油腻及辛辣食物。偏瘦的儿童,要遵医嘱喂养特殊的高热量食物。
    避免受到烟草的危害。
    家长要密切关注患儿的情绪变化和心理状况,理解和关爱患儿,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如果患儿出现烦躁不安、恐惧及抑郁等情况,家长就要及时给予安抚和情感支持,必要时寻求专业人员帮助。
治疗与康复
    症状、病变较轻,对生长发育影响不大的先心病患儿,因其有自然愈合的可能(一般在2岁以内愈合,5岁以后愈合的可能性小),可暂时不进行手术,但应每半年至1年随诊复查1次,以掌握肺动脉压变化情况及缺损愈合情况,确定是否手术及手术时机。对一些症状明显(如反复呼吸道感染、肺炎、心功能不全)、病变较重(如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房室间隔缺损、大的室间隔缺损、大的动脉导管未闭或复合畸形)的先心病患儿,应及时进行手术。
    法洛四联症患儿一般应在1岁内进行手术治疗,长期缺血缺氧将影响其他器官的发育,加重继发畸形,影响手术远期疗效。对于经常出现缺氧的患儿则无年龄限制,应尽早手术。
    严重的紫绀型先心病患儿(如大动脉转位、肺动脉闭锁等),由于其生存受到严重威胁,需要在新生儿期立即手术。
    术后患儿要适度运动,并接受1个月~3个月的强心利尿治疗,促进心脏康复。病情复杂、需要分期手术的患儿,需要遵医嘱按时复查,以确定后续治疗的时间和方式。
急症处理
    如果患儿病情加重,尤其是出现下列情况,就要尽快到医院就诊。
    1.婴儿喂养困难或拒食,呼吸急促,哭闹及喂奶后口唇青紫。
    2.缺氧发作(可表现为晕厥、发绀加重等)。
    3.其他严重情况。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供稿)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