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四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八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二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二十一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二十二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二十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二十四版:健康促进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伏邪痹病的病机与辨治方法
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
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
失眠的病因与调理措施
中医养生与阴阳平衡的关系
原创思维是中医的“根”
1
11 1 2023年12月26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伏邪痹病的病机与辨治方法
 

□霍秀红

   韦绪性是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运用经方分期论治常见疼痛、疑难病等。笔者有幸作为学术继承人,跟随韦绪性老师学习,现将其诊治伏邪痹病的经验撷要整理如下。

伏邪痹病的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提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的观点,为历代医家论痹、治痹的理论渊薮,然而对痹病病机的探究却见仁见智。根据痹病反复发作、顽固难愈、证型较多、证多兼夹、正虚邪实,且互为因果等特点,其病因绝非仅为发病初期之“风寒湿三气杂至”一言可概之,且病机错综复杂。对此,韦绪性老师提出了伏邪痹病理论。其临床表现,具有外感病史,疼痛在肢体、经络,疼痛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具有顽固难愈,肌肉、关节疼痛固定不移,关节屈伸不利,得热痛减,遇寒痛甚;或肢体酸楚疼痛、沉重、肿胀,举动无力,便溏;或关节肿大僵硬,皮肤瘀斑,舌质黯淡有瘀斑,舌苔白腻,脉沉缓或沉弦紧等特征。其多见于西医之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肌纤维炎、强直性脊柱炎、增生性骨关节炎等。
病因病机析要
    “风寒湿三气杂至”,仅是伏邪痹病发生的外在条件:风寒湿热等邪气痹阻筋脉、骨节、肌肉,致使营卫行涩,经脉不通,筋爪失荣,骨节失养,而发生疼痛、肿胀、酸楚麻木,或肢体活动不便。而先天禀赋不足、产后体虚、年老虚损、过度劳累等因素,在痹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有明显的家族疾病史倾向,即说明先天禀赋不足,“其本脏自生之病”是主要病因,而“风寒湿三气”只是发病或加重病情的诱因而已。
    伏邪痹病的病机转化特点:一是久痹湿必伏,由于湿性黏腻,故临证治痹,风邪可祛,寒邪能散,热邪易清,而湿邪难除,湿聚成痰更易发展为痼疾。二是久痹肾必伤,使其精气亏虚,骨节失养而不用,关节也易成为留邪之所,而五脏之虚,唯元气难补。三是风药必伤阴(血),用麻黄、羌活、独活之类风药治疗痹病,虽然可缓一时之痛,但是因其辛温燥烈,久用势必耗伤阴血,阴血愈虚,深入筋骨,而痹病难愈。
伏邪痹病论治心悟
    纵览历代医家治痹用药之道,多以祛邪、通络为原则,而伏邪痹病绝非祛邪诸法所能根治。究其原因,除了重视传统的久痛多瘀、久病入络之说外,大多以温肾散寒、宣痹通络为法。
    治疗伏邪痹病的关键在于因势利导,疏达外透,应依据取太阳为少阴之法,即使太阳证不显,亦应在扶正的基础上,加桂枝等以疏达太阳经脉,使邪外透。同时,还应重视养血活血,即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韦绪性老师在分析伏邪痹病特点的基础上,创制“蠲痹笑痛方”,该方由《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小活络丹化裁而成。该方包括制附子20克,桂枝、炒白术、苍术、当归各15克,蜈蚣2条,制天南星、制川乌、醋乳香、醋没药各12克,鸡血藤30克,炙甘草25克,制马钱子0.8克。制马钱子研末分3次冲服,连服7天后停用。需要指出的是,用川乌、附子治疗痹病,不可盲目强调久煎。用其逐寒止痛时,煎煮时间不宜过长,宜将其捣为细末,开水煎煮30分钟,尝无麻味即可。本方为治疗伏邪痹病肾虚寒凝、湿瘀阻络证之通用方。在该方中,川乌可温经活络、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制天南星可燥湿活络,以祛经络之痰,消肿散结,并能祛风,善于止骨痛;乳香与没药善行走窜,擅长舒筋活络、化瘀止痛。其中,乳香辛温香润,以行气、活血为主;没药苦涩,擅长活血散瘀,以化瘀、消肿为要,二药相配,气血同治,取效明显。蜈蚣可通经活络,引诸药直达病所。加制附子、桂枝,以增强温肾、散寒之功效。苍术、白术与桂枝、附子相配伍,使湿得温而化;马钱子苦寒有毒,善于疏筋骨间风湿,且止痛之力强;蜈蚣可化瘀通络,与马钱子相配,可预防马钱子所致全身肌肉抽搐之毒副作用;鸡血藤能养血活血,善于通络舒筋,其与当归配伍,寓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义;重用炙甘草,取其补中益气,缓急止痛之功效,又可以减轻川乌、附子及马钱子的毒副作用。如此组方,标本兼治,相辅相成,则正气复邪易祛,邪气祛则正自复,经络气血宣通,而痹病自愈。
    (作者供职于安阳职业技术学院,本文由全国名老中医韦绪性指导)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