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四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八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二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二十一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二十二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二十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二十四版:健康促进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伏邪痹病的病机与辨治方法
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
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
失眠的病因与调理措施
中医养生与阴阳平衡的关系
原创思维是中医的“根”
1
11 1 2023年12月26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失眠的病因与调理措施
 

□韦冬梅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具有难以入睡、睡眠质量差、早醒等特点,导致患者白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中医认为,失眠与心、肝、胆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在临床上,中医调理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方法,对于改善失眠症状具有显著效果。本文主要讲解失眠的中医调理方法,帮助大家提高睡眠质量。
中医对失眠的认识
    首先,中医对失眠病因的解释,具体内容如下。
    失眠的病因包括情志失调、饮食不当、病后虚弱和禀赋不足等。情志失调包括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心神,导致失眠。饮食不当包括暴饮暴食、过度饮酒等不良饮食习惯,影响脾胃功能,导致痰湿内阻,影响心神。病后虚弱和禀赋不足是指患者身体虚弱,导致心神失养,出现失眠症状。
    其次,中医对失眠的辨证分型。中医根据中医理论来分析,将失眠分为以下5种类型:
    心脾两虚型 该型表现为失眠多梦、心悸健忘、神疲乏力等,多因年老体弱或久病失养所致。
    心胆气虚型 该型表现为失眠多梦、易于惊醒、胆怯、心悸等,多因受到惊吓或突然遭受打击所致。
    肝火上扰型 该型表现为失眠多梦、烦躁易怒、口干口苦等,多因情志不畅或饮食不当所致。
    心肾不交型 该型表现为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多因肾阴亏虚或心火旺盛所致。
    食滞胃脘型 该型表现为失眠多梦、脘腹胀满、打嗝等,多因饮食不当或脾胃功能虚弱所致。
失眠的中医调理方法
    针灸 该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失眠的方法。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达到提高睡眠质量的目的。常用的穴位包括神门穴、三阴交穴等。患者应选择正规的医疗卫生机构,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医师针灸。
    中药内服和外用 中药内服是治疗失眠的主要方法之一。中医可以根据辨证分型结果,采用不同的中药方剂治疗失眠。常用的中药包括酸枣仁、茯苓、远志等,具有养心安神、调和脾胃等作用。中药外用多采用中药足浴的方法,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
    按摩 该疗法可以放松身心,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程度。按摩头部可以促进头部血液循环,缓解头痛和失眠症状。足部按摩可以刺激足底穴位,调节内分泌系统,改善睡眠质量。全身按摩则可以缓解疲劳和紧张情绪。
    气功和冥想 气功和冥想是中医调理身体常用的方法。气功疗法主要通过特定的呼吸练习和身体姿势来调节身心,促进睡眠。冥想是一种深度放松身心的技巧,帮助人们缓解压力和紧张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切记,失眠患者最好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
    饮食调理 饮食对于失眠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适度的饱腹感。其次,要尽量减少辛辣、油腻、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量;多吃清淡、易消化、养心安神的食物,比如红枣、桂圆、莲子、百合等。此外,患者可以在睡前适量饮用热牛奶或蜂蜜水,促进睡眠。
    起居调理 起居有节是中医提高睡眠质量的重要环节。首先,患者要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尽量在固定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其次,要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床铺整洁、干燥、柔软,以利于入睡。此外,患者要尽量避免夜间工作和娱乐活动,避免兴奋。在睡前可以听轻柔的音乐,促进入睡。
    心理调适 心理调适是治疗失眠的一种方法。患者要积极面对压力和不良情绪,学会释放压力和调节不良情绪。比如,患者可以与亲朋好友交流,寻求支持;参加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比如练瑜伽、冥想、绘画等。此外,如果失眠情况严重,患者要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的帮助。
    中药预防 中医根据患者的情况,开具中药治疗失眠。常用的中药包括酸枣仁、茯苓、远志等,这些药物具有养心安神、调和脾胃等作用,可以改善睡眠质量。通过中药调理,能够缓解疲劳和紧张情绪,促进身体康复。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失眠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针灸、中药内服外用、推拿、练气功、冥想、饮食起居调理及心理调适等方法,能够改善失眠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在实际治疗中,还要注意个体差异和操作规范等因素。同时,加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有助于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疗失眠中的作用与优势。
    (作者供职于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