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四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八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二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二十一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二十二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二十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二十四版:健康促进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伏邪痹病的病机与辨治方法
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
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
失眠的病因与调理措施
中医养生与阴阳平衡的关系
原创思维是中医的“根”
1
11 1 2023年12月26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原创思维是中医的“根”
 

□朱剑飞

   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构建中医药原创思维体系。中医药原创思维是根植于中医药传统文化,揭示生命科学、构建基本理论、指导医疗实践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和模式。只有坚持原创思维才能保证中医药学术守正创新,才能产生原创性发明、原创性技术和原创性成果。因此,若要构建中医药学术体系,中医药原创思维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
探索中医药原创思维的普遍规律
    应全面审视中医药学产生的时代背景,研究中医药学与中医药传统文化体系、思想体系的关系,对中医药原创思维的渊源进行学理性梳理,探索中医药原创思维的“根”与“魂”。我们应认真梳理中医药学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与其他学科的相互作用与辩证关系,研究中医药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产生的背景,探寻中医药学术代表人物的知识结构,对中医药代表性的原创性学术思想的作用机理,从个案研究中探索中医药典籍、重要医家与原创思维的共性特征,探索中医药原创思维产生的普遍规律。
从文化的角度反思原创思维的缺失
    要从中西文化思想融通共生和相互对比的高度研究中医药独有的思维模式,从中西方文化的比照鉴别中,揭示中医思维方式的基本内涵和根本特征。要在我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整体关照下,深刻反思我国传统思维本质内涵的丢失,深刻反思现代中医药学术体系内部中医药原创思维的丢失,更要站在中医药未来学术创新的角度,深刻反思中医药原创性学术创新的缺失和不足。
促进中医药思维方法创新
    要清醒地认识中医药原创思维的不足和局限,研究和诠释中医药原创思维在文化、哲学、语言、文字、理论、方法、实践方面的内涵与界定,形成体系化的学术内涵。充分利用和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哲学、多元文化和其他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促进中医药思维方式方法和学术视野的创新,始终坚持开放和动态发展的原则,构建层次化、体系化的中医药原创思维,为中医药学术体系的构建提供根本指导。
 (作者供职于河南中医药大学)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