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四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八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二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二十一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二十二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二十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二十四版:健康促进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伏邪痹病的病机与辨治方法
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
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
失眠的病因与调理措施
中医养生与阴阳平衡的关系
原创思维是中医的“根”
1
11 1 2023年12月26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
 

□郭先帅

   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多种呼吸道疾病交织。其中,儿童病例数量明显增加,甚至发展成为支气管炎、肺炎。
    中医认为,这是外邪侵入身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肺脏受损而发病。医院药房有中成药、中药配方颗粒等方剂。中药配方颗粒具有临方调配、服用方便等特点,受到患儿家长的欢迎。
什么是中药配方颗粒
    中药配方颗粒是由单味中药饮片经水提、分离、浓缩、干燥、制粒而成的颗粒。它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照中医临床处方调配后,供患者服用。目前,中药配方颗粒被纳入中药饮片管理范畴,它的特点是不用煎煮、服用方便、疗效确切。
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
    疗效可靠 中药配方颗粒是采用符合药物特性的提取方法制成的。与家庭煎煮方式相比,中药配方颗粒按照药物特性的提取方法,提取的有效成分高,保留了中药饮片的性味等特征,药效比较强。该提取方法满足了辨证论治、随证加减的要求。多项研究文献报道了中药配方颗粒能缩短治疗周期,不论是痊愈率还是有效率,均优于中成药、汤剂。
    质量安全 按照标准汤剂的要求,在制备的各个环节,以最优生产工艺及质量标准保证中药配方颗粒质量。在临床研究中,不良事件报告及安全性分析结果显示,中药配方颗粒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一过性的不良事件在停药后均能缓解。
    服用方便 中药配方颗粒不需要煎煮、即冲即服,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体积小,密封良好,服用量少,药量可控;保质期长,养护简单;携带保存方便,适用人群广泛;随证加减,符合病情需要;运用中药智能化调配系统提升了效率,制药效率高、速度快。
中药配方颗粒的使用方法
    冲服方法 “一倒”:将中药配方颗粒倒入杯中。“二润”:加少量开水湿润、搅拌。“三溶解”:再倒入开水,用勺子搅拌使颗粒溶解。“四服药”:待药晾温后服用,严格遵照医嘱。
    注意事项 冲药用水须为开水(90摄氏度~100摄氏度),视药味多少及药量大小,加水量为100毫升~200毫升;要搅拌5分钟,使其充分溶解。其中,有一部分不溶物为正常现象,混匀后全部服下。这些不溶物可能是颗粒本身的超微粉,比如川贝母、田三七等,也可能是含油脂、胶质、淀粉较重的药物,比如车前子、山药等。
    服药剂量遵照医嘱,服药时间应根据病情和药性而定,一般情况于饭后半小时服用;如果出现结块现象,请勿服用;服药期间,不宜喝浓茶、咖啡等,不宜吃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以免影响药效。将中药配方颗粒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储藏,不用放在冰箱里保存,因冰箱内湿度较高,易吸潮结块。对于开封较久后引起结块的中药配方颗粒,建议不再继续使用。
中药配方颗粒的疑问
    合煎问题 传统中药饮片是合煎,而中药配方颗粒是单煎,两者在疗效上是否等效,是现阶段最主要的疑问,比如四逆汤合煎能增效减毒,强心作用增强而持久,毒性下降。单味中药配方颗粒的成分含量比煎煮汤剂高,可能加重不良反应,比如山豆根颗粒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汤剂中的山豆根。
    质量监管问题 中药配方颗粒从生产、工艺、备案、流通到使用环节,在质量监管方面有一定困难。仅凭有效成分不能确定药品的来源与质量。
    价格相对较高 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相对复杂,人员、设备等附加值较高,增加了医疗成本。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