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四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八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二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二十一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二十二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二十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二十四版:健康促进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伏邪痹病的病机与辨治方法
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
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
失眠的病因与调理措施
中医养生与阴阳平衡的关系
原创思维是中医的“根”
1
11 1 2023年12月26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
 

□刘戴维

   中医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的医学体系,它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点,强调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在中医诊疗过程中,诊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中医诊断方法主要有4种,即“望、闻、问、切”。这些方法各有特点,相互补充,共同为中医诊断疾病提供了全面信息。
望诊
    望诊是中医诊断方法中最直观的一种,主要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质、指甲等外部表现来判断病情。望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面色 中医认为,面色可以反映人体的气血状况。正常人的面色应红润而有光泽,若面色发黄、发白、发黑等,则可能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舌苔 舌苔是指舌头表面的一层薄膜,它可以反映人体内脏的病变。正常的舌苔应薄白而湿润,若舌苔厚腻、干燥、黄褐色等,则可能与湿热、痰浊、血瘀等病理变化有关。
    舌质 舌质是指舌头的实质部分,它可以反映人体脏腑的气血状况。正常的舌质应红润而有光泽,若舌质淡白、紫暗等,则可能与气血不足、瘀血阻络等病理变化有关。
    指甲 指甲可以反映人体的营养状况和气血运行情况。正常的指甲应呈粉红色,若指甲苍白、黄褐等,则可能与气血不足、瘀血阻络等病理变化有关。
闻诊
    闻诊是通过嗅闻患者的气味、呼吸声、咳嗽声等来了解病情的方法。闻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气味 人体的气味可以反映脏腑的功能状态。如口臭可能与脾胃湿热有关,体臭可能与肝胆湿热有关。
    呼吸声 呼吸声可以反映肺脏的病变情况。如喘息声可能与痰饮阻肺有关,呼吸音低可能与气虚有关。
    咳嗽声 咳嗽声可以反映肺脏和咽喉的病变情况。如干咳无痰可能与燥邪伤肺有关,咯痰色黄可能与湿热蕴肺有关。
问诊
    问诊是中医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生活习惯等来了解病情的方法。问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病史 了解患者的病史、家族史等,以便找出病因和病机。
    症状 询问患者的症状,如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等,以便判断病位和病性。
    生活习惯 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作息时间、情绪状态等,以便找出诱发疾病的因素。
切诊
    切诊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切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脉象 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可以了解脏腑的病变和气血的运行状况。如脉浮可能与表证有关,脉沉可能与里证有关,脉细弱可能与气血不足有关。
    脉搏 通过计算患者的脉搏次数,可以了解气血的运行情况。如脉搏过快可能与热证有关,脉搏过慢可能与寒证有关。
    脉力 通过感受患者的脉搏力度,可以了解气血的盛衰程度。如脉力过大可能与实热证有关,脉力过小可能与虚寒证有关。
    总之,“望、闻、问、切”四诊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它们共同为中医诊断疾病提供全面的信息。在临床实践中,中医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四诊法,准确地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同时,中医诊断方法还强调个体差异和动态观察,所以中医在诊断疾病过程中,应依据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调整和完善治疗方案,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供职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