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法治与健康
PDF版查看  第五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基层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八版:卫生文化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第五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建高地 强县域 兜网底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原因及认识误区
了解胃镜检查 守护胃部健康
“鼻吸能量棒”亟待监管部门叫停
如何预防股骨头坏死
1
11 1 2024年1月4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鼻吸能量棒”亟待监管部门叫停
 

□王琦

   前不久,天津两名小学生带着“鼻吸能量棒”来到超市,要求老板进货,声称这种东西“倍儿上瘾”,还有薄荷、西瓜等多种口味。事情被报道后,引发公众的关注。有家长在社交平台表示,现在学生之间很流行“鼻吸能量棒”。在电商平台搜索发现,不少商家在线上售卖这种“鼻吸能量棒”,部分产品月销量已达上千件。
    对此,商家表示,“鼻吸能量棒”没有毒,也不会让人上瘾,产品添加了薄荷脑和植物精油的成分,是通过嗅觉刺激,使人味觉达到一种舒适的状态,不会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鼻吸能量棒棒”中的樟脑和薄荷虽然是天然成分,但是长期或大量吸入也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导致神经系统损伤、肝脏损伤、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
    同时,“鼻吸能量棒”也并不像商家描写的那样不会让人上瘾。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学生为了“尝鲜”,纷纷购买“鼻吸能量棒”。有的已经产生了身体或心理上的依赖,“一次不吸就不得劲,离都离不开”。还有的同学直接把产品放进鼻孔里吸,极易破坏鼻黏膜功能,轻则引起鼻炎,重则造成鼻腔溃疡、出血等。
    此外,对于社会经验不足的青少年来说,“鼻吸上瘾”这个动作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他们对毒品的防范心理,使他们更容易落入涉毒陷阱。前些年,中小学校出现了一款名为“魔爽烟”的“白粉零食”,学生们通过效仿吸毒的方式食用,他们称这种零食为“K粉(氯胺酮)”或“吸吸乐”。2013年12月,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教育部和原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联合部署了对“魔爽烟”类食品的查处工作,当时该零食被检测为不合格,且可能会诱导青少年吸烟。
    “鼻吸能量棒”亟待监管部门叫停。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应尽快介入,从源头上禁止“鼻吸能量棒”的生产和销售,杜绝流入市场,保护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同时,教育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要加强宣传,提高学生对“鼻吸能量棒”上瘾后危害知识的认知,主动远离不健康的新奇产品。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