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亚双
胃镜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医学诊断方法。医生通过胃镜检查,可以直观地观察患者的胃部病变,准确地判断病情。那么,胃镜检查的原理及过程是什么?有哪些注意事项?胃镜检查在胃病防治中有什么重要作用?胃镜检查的适用人群及禁忌证有哪些? 原理及过程 胃镜检查是利用光学原理,将一根带有光源和摄像头的柔软管子(胃镜)插入患者的口腔,经过食道进入胃部,通过摄像头将胃内的图像传输到显示屏上,供医生观察诊断。 在检查过程中,医生可以利用胃镜上的工具进行取样、止血等操作。 注意事项 检查前准备 患者在接受胃镜检查前需要保持空腹状态,一般要在检查前8小时内禁食。同时,患者要提前将自己的身体状况、药物过敏史等相关信息告知医生。 检查中配合 在检查过程中,患者要密切配合医生,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吞咽、呼吸等;若有不适,可随时向医生汇报。 检查后护理 进行胃镜检查后,患者可能出现短暂的喉咙痛、恶心等症状,而这些症状通常会在短时间内自行消失。检查后2小时内,患者不要进食刺激性的食物,可根据医生的建议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重要作用 早期诊断 胃镜检查能够直观地观察胃部黏膜的细微变化,有助于医生发现早期胃癌、胃溃疡等病变,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精准治疗 通过胃镜检查,医生可以准确地了解病变的位置、范围和性质,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预防复发 胃镜检查可用于定期复查,观察患者的病变情况。医生利用胃镜检查,及时发现复发或恶化的迹象,及时处理,可降低胃病的复发率。 适用人群及禁忌证 适用人群 长期患有胃炎、胃溃疡的患者;疑似胃癌的高危人群;出现不明原因的消化道症状(如呕血、黑便等)的患者。 禁忌证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无法耐受检查过程的患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严重咽喉炎的患者;怀疑有食道穿孔或胃穿孔的患者。 发展趋势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胃镜检查正朝着更加舒适、精准的方向发展,未来可能出现更加细软的胃镜,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同时,高清、三维成像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胃镜检查的准确性。 此外,无痛胃镜、胶囊胃镜等检查方法也在不断研发中,为患者带来更加便捷、舒适的检查体验。 综上所述,胃镜检查是胃病诊断的“金标准”,在保护人们的胃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关爱自己的胃,应该从了解胃镜检查开始。人们一旦出现胃部不适,可以考虑进行胃镜检查。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也是预防胃病的重要措施。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保护胃部健康,共享美好生活。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