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平 通讯员 段泓涛 文/图
“贠大夫,您好!我母亲的病经您医治后,喉咙不疼,能够正常睡觉了,也能吃饭了,真不知咋感谢您才好!”1月8日,在平顶山河舞总医院病房,于老太太的子女向查房的介入科主任贠鸿杰感激地说。 前天傍晚,家住舞钢市寺坡街道碧和园小区的于老太太突发进食困难,疼痛难忍。这种症状持续1小时左右,无奈之下,家人迅速将于老太太送到平顶山河舞总医院救治。 当时,贠鸿杰已经回到家里,正与家人一起吃晚饭。突然,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响起,贠鸿杰赶忙接听电话,原来是一位患者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救治。随后,贠鸿杰急忙穿上衣服,赶往医院。 贠鸿杰回到医院后,看到患者表情痛苦,经过查体与询问,让患者完善胃镜和病理检查等。依据上消化道钡透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贠鸿杰诊断患者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晚期,需要紧急做手术,疏通消化道。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贠鸿杰带领团队在DSA(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为患者做食管支架植入术。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消除了进食困难等症状。 从医30年,贠鸿杰时刻铭记医者初心,始终把患者的安危放在第一位。刚开始,有时也遇到疑难疾病患者,贠鸿杰感到束手无策,时常请教上级医院的专家和同行,才能解决技术问题。 “学无止境”。对此,贠鸿杰深感自己的诊疗技术亟须提高。为了提升综合诊疗技能,贠鸿杰积极申请到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进修,学习影像学诊断、介入诊疗技术;2014年,他到河南省人民医院介入科进修,学习介入诊疗知识与技能及病房管理经验。 学成归来,贠鸿杰于2004年4月,带领医务团队开展介入诊疗技术,把所学知识与技能适时运用在诊疗过程中,消除了患者的病痛,至今已治疗1000多例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他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在为患者提供热情周到的诊疗服务中,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舞钢市寺坡街道玄翠园小区84岁的张某,房颤多年。2023年7月突发右上肢疼痛,活动受限,遂来到平顶山河舞总医院就诊,急诊CTA(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提示右上肢肱动脉闭塞。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贠鸿杰带领团队在DSA引导下,紧急为患者做右上肢动脉造影+血栓抽吸术。术后,患者的症状消失,血流恢复正常。 舞钢市尚店镇王庄村83岁的刘某,因胰头癌侵犯十二指肠就诊,贠鸿杰和他的团队在DSA引导下做十二指肠支架植入术,解决患者进食困难问题。通过介入手术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延长了患者的寿命。同时,这项技术开创了该院介入治疗的先河。 作为舞钢市的一名政协委员,自2022年以来,贠鸿杰一直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和民生实事奔走发声。他撰写的《关于碧和园小区居民消防通道及居民日常通道通行建议》《关于加快平顶山河舞总医院对面停车场建设建议》《关于完善平顶山河舞总医院周边公交站台建议》等提案,得到了有关部门重视,对提高医疗服务及改善群众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诊疗之余,贠鸿杰挤出时间带领志愿科普巡诊小分队进村入户,宣讲“未病先防”知识,将健康科普理念和知识送到八台镇、尹集镇等群众的家门口,提高了群众的防病意识。 “面对患者,应多一些耐心和细心,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贠鸿杰说。对于取得的成绩,贠鸿杰和他的团队没有止步,而是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守护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工作中的贠鸿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