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彩凤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之一。“十四五”时期,重点以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为统揽,聚焦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能够推动在全社会形成保护、传播、弘扬中医药的良好局面。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可以增强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推进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促进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 推动中医药知识进校园、进社区,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针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开展多层次的中医药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比如小学阶段开设中医药文化课,初中阶段开设中医药探究课,高中阶段开拓性地尝试“课程中医”教学,即以“中医药文化元素+”的形式,把中医药知识充分融入学生的文史哲、理化生等基础课程中,探索中医药文化与中小学基础课程、基础教育相融合的课堂教育体系,促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河南中医药大学为例,学校近几年就坚持推动“中医药进校园”工作,开发《身边的药用植物》《中医名家的故事》《经络的世界》《带你领略中医诊病奥秘》等的系列读物,构建一系列中医养生功法课程体系,推广中医养生功法等。 再以近年来各地开展的“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为例。通过中医健康咨询、体质辨识、中医药趣味活动、中医药文化展演、八段锦练习、中医特色疗法体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手段,具有广泛参与度的实践路径,使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更广泛地融入群众生活,惠及广大群众,从而引导群众用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中医,真正了解中医、喜爱中医、使用中医、信任中医,助力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全面深入持续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实现中医药现代转型、发挥中医药当代价值、促进中医药传承发展的必然路径。立足新时代,落实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针,是以服务群众健康为要旨,借助现代科技对传统的中医药文化进行创造性重构,使之与当代社会接轨。同时,根据时代特点和要求,充分利用前沿科技为中医药文化赋能,推动中医药文化形式与内容整体发展提升,由此展现中医药文化新的时代风采,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