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翠捧
流感与支原体感染 流感也称为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四种,其中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可以引起季节性流行。流感通常在冬季和初春季高发,但其传播不受季节限制。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污染物体表面传播。流感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咳嗽、喉咙痛、肌肉疼痛、疲劳等。 支原体感染是由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支原体感染的症状通常较轻,包括咳嗽、喉咙痛、鼻塞等。 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流感发生率。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般会在每年的8月份开始接种流感疫苗,11月底流感疫苗接种结束。疫苗可以有效降低儿童感染的风险,并减轻疾病症状。家长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为孩子接种疫苗。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确保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空气中的病毒和细菌在室内滋生。定期开窗通风,尽量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场所。 勤洗手 手部卫生是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环节。家长应教育孩子勤洗手,尤其是在去过公共场所后和用餐前。 增强免疫力 合理饮食、充足睡眠和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儿童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 避免接触患者 尽量避免接触已经患病的人。如家人或朋友患有呼吸道感染,应尽量减少孩子与其接触。 治疗与管理 就医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咳嗽、喉咙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症状和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来判定是流感还是支原体感染。 遵医嘱治疗 一旦确诊,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病情制订治疗方案。家长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给孩子服药,并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 休息与护理 患病期间,孩子需要充足的休息。家长应给予孩子适当的护理,如保持室内空气湿度适中、帮助孩子排痰等;同时,注意给孩子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帮助孩子尽快康复。 预防复发 在孩子病情好转后,家长仍需注意孩子的身体状况,预防疾病的复发。如出现反复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心理支持 患病期间,孩子会感到不适和焦虑。家长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心理支持,帮助孩子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冬春季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与管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家长应了解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积极采取措施预防感染。在孩子患病后及时就医并按医嘱进行治疗。同时,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帮助孩子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科学合理的预防与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孩子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中山路街道河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