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辨证治疗糖尿病并发症
丹毒的中医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中医药“巧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荆芥穗外治荨麻疹
单方验方
1
11 1 2024年1月23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丹毒的中医治疗
 


□卢俊钱

   丹毒是由于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急性炎症,并伴有发冷、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该病多因血分有热,火毒侵犯肌肤,或因破伤染毒而发,若兼感湿邪,郁蒸血分,经常复发,缠绵不愈,好发于上肢者多为热毒,好发于下肢者多兼湿热。
    症状特点 患者发病前多有全身不适,发冷、发热,恶心呕吐,以及皮肤出现大片红色斑块,界限清楚,并向四周扩散,触之灼热、疼痛。有些患者发生水疱或血疱,附近淋巴结肿大、压痛,好发于颜面、小腿及前臂等,可反复发作,形成慢性丹毒或继发肿胀表现。
    主证 局部皮损红肿热痛明显,边缘清楚,有时出现水疱、血疱,并伴有畏寒、发热、头痛、厌食、烦躁、口渴、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浮数。
    辨证 湿热内蕴、兼感火毒。
    治法 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方药 解毒清热汤加减。地丁15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15克,大青叶15克,蚤休15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板蓝根10克,金银花30克。水煎服,每天1剂。
    按语 方中地丁、野菊花、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清热解毒;蚤休、丹皮、赤芍,凉血解毒。发于颜面者,加牛蒡子、薄荷、菊花,取其辛凉清上;发于下肢者,加黄柏、猪苓、草藤、牛膝,以清利湿热,引药下行;若伴有高热者、加生石膏、知母、花粉,以养阴清热;缠绵不愈,反复发作者,加路路通、鸡血藤、防己、黄柏,以利湿解毒、活血通络;肿胀明显者,加泽泻、猪苓、木瓜、乳香、没药,以利湿消肿止痛。
    局部治疗 急性丹毒可用如意金黄散30克,化毒散以1∶5的比例混匀以凉茶水调敷,也可以与新鲜白菜茎部或鲜马齿苋或绿豆芽洗净捣烂,调药外敷。慢性丹毒可出现局部肿胀,皮肤潮红,可用芙蓉离、紫色消肿膏或铁箍散。局部皮肤肿硬、色暗粗糙者,可用脱色拔膏棍。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卢俊钱中医门诊部)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