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辨证治疗糖尿病并发症
丹毒的中医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中医药“巧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荆芥穗外治荨麻疹
单方验方
1
11 1 2024年1月23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中医药“巧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曾庆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传统的药物治疗在控制病情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寻找综合治疗方法成为患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下面,笔者将主要介绍中医药理论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探讨“巧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具体方法和技巧,为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帮助。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概述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又称糖尿病神经病变,主要影响身体的末梢神经,特别是手脚和下肢等部位的神经。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疼痛、麻木、刺痛、感觉异常等不适感,行走左摇右晃、平衡出现障碍,肌力减退、肌张力异常,以及器官功能减退等。
    目前,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长期高血糖对神经细胞及神经血管造成损害,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和损伤;增加自由基的生成,导致氧化应激反应,进而引起细胞损伤;高血糖状态下的炎症反应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高血糖引起的血管壁改变会影响神经供血;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蛋白质糖基化,在神经细胞中沉积,从而影响神经元的正常功能。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显著影响,并且会增加肢体溃疡、感染及截肢的风险,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传统药物治疗可能包括抗抑郁药物、抗癫痫药物、麻醉类药物等,如普瑞巴林、加巴喷丁、非甾体抗炎药物,主要侧重于改善血糖控制效果。上述药物在减轻症状方面有一定效果,但是伴有一些副作用,如恶心、疲劳、头晕,以及药物依赖等。中医药通过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的原则,着重于内在平衡和机体功能的调节。首先,中医药治疗强调个性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疾病发展的阶段和个体具体症状来调配不同的药物配方,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提供独特的治疗方案。其次,中药多采用天然物质,对人体的副作用相对较小。这些中药往往含有多种活性成分,能够作用于多个生理路径,从而促进血液循环,修复受损的神经细胞。
中医药理论与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
    中医药理论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着紧密的关联。根据中医药理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是由于湿热内蕴、气滞血瘀等因素导致的,主要表现为气滞、瘀阻和寒湿等病机。中医药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中医药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即根据不同病情的表现和特点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中医药通常采用多种方法综合进行,包括中药、针灸,以及中医养生等方法。中医药强调整体平衡和养生方法的重要性,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来说,中医养生方法包括饮食调理、运动保健和情志调节等,对于改善症状和预防疾病起到了重要作用。
治疗方法和技巧
    选择适合患者疾病的中药进行治疗,如黄芪、桑叶、火麻仁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湿利水等功效。常用的中药方剂,如四物汤和当归生姜羊肉汤,能够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症状,促进康复。针灸疗法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也非常有效,通过选择足三里穴、合谷穴、太溪穴等进行针刺,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促进体内气血运行,改善细胞代谢和康复,减轻症状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等。此外,应用中医养生方法也非常重要,包括调整饮食结构,避免摄入高碳水化合物和高脂肪食物。同时,适量增加蔬果和粗粮等高纤维、低糖、低脂的食物的摄入量,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均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恢复,通过放松训练、冥想和参加兴趣爱好活动等调节情志,可以减轻压力和提高免疫力。
    总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给患者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痛苦,在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利用中药、针灸,以及中医养生等方法的应用,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作者供职于广西玉林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