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英
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过程中,预防接种一直是最有力的武器。预防接种不仅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还能够降低疾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预防接种的原理 预防接种是通过将疫苗中的抗原引入人体,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疫苗中的抗原可以是病毒、细菌、毒素等微生物成分,也可以是这些微生物死亡或减弱后的病原体。当疫苗进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识别并针对这些抗原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当带有毒力的病原体侵入人体时,这些抗体和记忆细胞能够迅速识别并攻击病原体,从而防止疾病发生。 预防接种的重要性 预防传染病 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麻疹、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破伤风、乙型肝炎等传染病。据统计,自20世纪以来,在世界范围内,乙肝疫苗接种超过20亿人次,这使得乙肝病毒的感染率大幅下降。自2000年以来,我国实施了扩大免疫规划,使麻疹、脊髓灰质炎等疾病的发病率得到了有效控制。 降低疾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预防接种不仅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还可以降低疾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例如,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预防肝硬化、肝癌等疾病的发生;通过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肺结核等疾病的发生;通过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肺炎、肺气肿等疾病的发生。 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预防接种还具有群体免疫效应,即当足够多的人接种疫苗后,病原体在人群中的传播途径将被阻断,从而保护未接种疫苗人群,使未接种疫苗人群免受感染。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得到普及后,全球已经基本消除了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 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严格的审批程序 疫苗的研发和生产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包括实验室研究、临床试验、生产许可等环节。只有通过了这些程序的疫苗,才能获得上市许可。 严格的质量控制 在疫苗生产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确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疫苗的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要严格进行冷链管理。此外,在疫苗上市后,还需要对其进行持续的安全性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问题。 个体差异 虽然疫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通常是轻微的,如发热、疼痛等,严重的不良反应比较罕见。此外,个体差异也会影响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在接种疫苗前,应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过敏史,以确保疫苗接种的安全性。 要正确看待预防接种 科学认识疫苗 我们应该科学认识疫苗,了解疫苗的作用、安全性和有效性,摒弃对疫苗的恐惧和误解。 积极接种疫苗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和个人健康状况,积极接种疫苗,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关注疫苗接种信息 关注疫苗接种相关的政策、知识,提高自己的疫苗接种意识。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药械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