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凤山
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在现代医学中有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我们要合理使用抗生素。 何时使用抗生素 确诊为细菌感染 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对病毒感染无效。因此,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需要确保患者的疾病是由细菌引起的。 感染严重 感染严重或有严重并发症的情况下,医生会考虑让患者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治疗指征明确 不同的抗生素对不同的细菌有不同的作用,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细菌种类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此外,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肝肾功能等因素来调整抗生素的剂量。 遵医嘱 在使用抗生素时,务必遵循医生的建议。不要擅自购买和使用抗生素,也不要随意更改剂量和疗程,否则可能导致药物无效、耐药性等问题。 何时避免使用抗生素 病毒感染 如前所述,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因此,对于流感等病毒性疾病,应避免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不仅无效,还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健康。 轻度感染 对于轻度感染,如喉咙痛、牙龈炎等,通常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多休息、多喝水,轻度感染可自愈。过度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性增加,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有抗生素过敏史 有的人对某些抗生素过敏。在使用抗生素前,应告诉医生自己有抗生素过敏史。 长期使用 抗生素并非长期使用的良药。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身体对药物产生依赖性。此外,长期使用抗生素还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影响身体健康。 何时谨慎使用抗生素 部分抗生素对胎儿和哺乳期婴儿有潜在危害。因此,孕期和哺乳期女性,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并尽量选择对胎儿和婴儿安全的药物。 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 严格遵医嘱 在使用抗生素时,务必遵循医生的建议。不要擅自购买和使用抗生素,也不要随意更改抗生素剂量和疗程。 足疗程用药 即使在症状消失后,也应按照医生的建议继续服用抗生素,直至完成整个疗程。过早停药可能会导致细菌未被完全消灭,引起疾病复发或耐药性增加。 观察身体的反应 在使用抗生素期间,要密切关注身体的反应。如果出现过敏、腹泻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定期检查 在使用抗生素期间,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身体状况。如果有需要,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抗生素是一类很重要的药物,需要合理使用。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根据病情和细菌种类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同时,要避免在病毒感染、轻度感染等情况下使用抗生素,以免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通过合理使用抗生素,我们可以更好地抵抗细菌感染,保障身体健康。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诸城市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