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娜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指脑血管发生急性病变而导致脑部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是我国发病率和致残率较高的常见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脑卒中已成为中国人口的第一大致残、致死疾病。脑卒中高危人群即具有较高患脑卒中风险的人群,他们需要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了解脑卒中高危人群并进行针对性预防,对降低脑卒中发病率至关重要。 脑卒中高危人群 高血压病患者 长期患有高血压病是导致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可以增加患脑卒中的风险,尤其是未经控制的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患者 有心脏病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人可能更容易患脑卒中。 高脂血症患者 高胆固醇和高脂血症也与脑卒中的风险增加有关。 吸烟者 吸烟会增加患脑卒中的风险。 饮食不健康者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尤其是高盐、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饮食,可能会增加患脑卒中的风险。 缺乏运动的人群 缺乏运动和体育锻炼也可能使人更容易患脑卒中。 针对性预防措施 控制血压 高血压病是脑卒中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脑卒中高危人群需要通过定期测量血压、遵医嘱服药、坚持定期复诊等方式保持血压在理想范围内。 控制高脂血症和糖尿病 脑卒中高危人群应该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控制血脂和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戒烟限酒 吸烟和饮酒均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脑卒中高危人群应坚决戒烟限酒,避免吸二手烟,限制酒精摄入。 健康饮食 脑卒中高危人群应该避免高脂饮食,减少对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 适度运动 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脑卒中的预防。 定期体检 脑卒中高危人群应该定期进行体检,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相关指标,并通过医生的指导进行必要的治疗和调整。 公众教育 除了脑卒中高危人群自身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外,公众教育也非常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网络文章、社交媒体平台、公益广告等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脑卒中危险因素和预防方法的认识,引导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我们可以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来降低高危人群的脑卒中风险。以上这些预防措施虽然简单,但对于高危人群来说却意义重大。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加强健康管理,我们能显著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